《时间作品》:结题

作者: 剑飞 分类: 剑飞书籍系列集 发布时间: 2024-10-18 18:06 ė13 views 6没有评论

结题


时间,这无形的河流,我们不做些什么一天时间也就这样悄然流逝。
当我们行动起来,这些行动就会成为我们的积累,成为数据的呈现,成为我们思考的痕迹。

转眼间,我已经完成了对《时间作品》的拆解,写了29篇文章。这是一个里程碑。
心中虽然不舍,但绝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是与下一本书的邂逅的序曲。
在拆解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悟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一切都是坚持。
在拆解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公众号的阅读量明显下降,我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阅读量这么少?是我写得不够好吗?为什么要坚持日更?日更的意义何在?
当自我质疑的声音响起,动力便开始减弱,坚持变得异常艰难。
幸运的是,我收到了剑飞老师的鼓励,他告诉我不要担心写得好不好,重要的是写与不写的区别。

他分享了自己在2013年写公众号文章时的经历,那时只有两个人阅读,一个是奎大人,另一个就是他自己。
十年过去了,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做得很完美,没有人能一下子创造出爆款,大多数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篇一篇文章写出来的。
剑飞老师的话很好地开导了我,是的,不管写得好不好,先写起来,写着写着总会越来越好。

这也让我想起了李笑来老师他曾经分享过自己在2005年开始写博客的经历。那时候他写出来的内容就像豆腐块那么小,阅读量寥寥无几,但他依然坚持写,加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长销书作者,并且也在教导着我们如何精进自己。
正如《时间作品》中提到的:“要把一件事情做很久很久,以10年为单位来考虑。”想到这句话,我也释然了。我写的还不够久,还要想方设法的坚持写下去。
其次,好的理念需要我们常常温习。
在拆解《时间作品》这本书时,我发现里面有许多理念与前面几本书有所交集。而在拆解过程中,一遍阅读可能没多大感受,但当我们看到第二遍、第三遍甚至第四遍时,感触就会不一样了,对他的理解也会更为通透和深刻。
比如做一个说做就做的人,我现在的行动力比以前好很多了,极少会拖延。除非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可能会拖延,大多数情况下我说到就会去做到,这就是在剑飞老师的理念熏陶下,行动力大大的提升。

比如,更能体会“体力活”这个词。
其实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以一种体力活的方式呈现,不管我们坚持5年、10年、30年,都是一种体力活。想写作,日更、录制视频、演讲、培训等等一系列,其实最终也要转化为体力活。我们需要把这些体力活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最后,一件事做久了,慢慢也形成了习惯,形成了规律。
每天因为要日更,已经督促我保持阅读进行输入,进行思考,通过语写输出再形成文字。而慢慢地,这都已经成为生活当中的固定动作。
写文章,输出自己的想法,慢慢地积累成自己的作品。

虽然现在的作品还不够成熟深邃,但是起码已经有一个简单的作品。先完成再完美,接下来还要继续打造这部作品。
正如《时间作品》当中提到,打造自己的作品,赋予它时间的价值,用它去穿越时空。
今天的你做些什么呢?

——作者:花椰菜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24/10/18/11580

0
Ɣ回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