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赖声川的创意学》

作者: 剑飞 分类: 知识管理 发布时间: 2015-10-21 20:17 ė11,648 views 6没有评论

推荐序

创意是一种有迹可循的心灵过程,经过一系列有效的训练,很多人都有可能进入源源不断的创意状态。

创意是一种有迹可循的心灵过程,经过一系列有效的训练,很多人都有可能。

进入源源不断的创意状态。

充满创意的生命才是真正有质量的生命,才能够活出生命真正的意义和精彩,而简单的重复就是对真正生命的浪费,它会使生活疲惫无味。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在不断积累“创意的能量”,那他也不一定能有振奋人心的创意闪现,但一个不积累的人,他则永远不会有创意,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创意具有随意性,它不知道哪天会来临,但它却可能会在某天降临到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身上,只要这个人是个异想天开的人。

创意应该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它该是人类潜在本能中的一种天性。

对于巴厘岛上的无数居民而言,他们每天在过的生活,在做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外来者眼里的创意;就像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产生的联想一样,事实上很多灵感,来源于思考的转变

导 读

创意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为什么我们要创造?

这是一本适合在旅行或任何状态下阅读的书,它表意轻松,却又令人回味;它深入浅出,却又自成体系,极为严谨。

“他是那种少数自已会创造新市场的人……他做的东西本身会开拓出一个市场,那个东西自己就会卖……社会是一个金字塔,我们搞市场的把它分成五层。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市场停留在最上一层,可是赖声川就有办法,作品理念从第一层出发,然后往下卖到第三层,甚至有的作品可以到卖到第四层。

自 序
创意固然神秘,只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它的零件,就有可能掌握它、学习它。
第1章 创意魅影

世界即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所谓的“概念时代”,创意也将成为新时代中最重要的工具。

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独立思考及行动能力,

第2章 创意二部曲

要写什么?如何写?

每一个人需要靠自己摸索才能学习创意,没有人能教你。

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这些作品既新颖(也就是具有原创性,是不可预期的),又适当(也就是符合用途,适合目标所给予的限制)。

创意是神秘的。这神秘性要分两部分来谈: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激发之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成形。

创意是一种超越的表现,是人类活在宇宙中可能超越的见证。

学习创意是一种修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一样,他的探索来自内在求知的欲望,没有人委托他去研究,只有他自己能出题,自己来解。

第3章 灵感的仓库

“灵感”。它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它发挥什么作用?为什么有些人比较容易得到,有些人似乎一辈子也不曾拥有?

灵感就是“看到”的那一刹那,小至看到一个基本创意点或一些不相关事物的新联结方法,大至看到庞大完整的作品,连组合细节都一体成形。

灵感的产生与我们的内在需求相呼应。针对创意题目,灵感提供可行的答案和方向。

要产生那种灵感,需要两个条件:
 
1. 我生命经验中的许多事件必须已经被储藏在某处。
2. 必须有一种机制被启动,知道在哪里找这些事件,以及哪些事件能够跟哪些事件串联在一起。

第4章 创意的神秘电脑

人类潜意识的内存无限大,潜意识中有无数事情存放、酝酿着,等待取用。其中一切的联结,连贯性相当微妙。

◆你是否曾经想起一件被遗忘很久的事?仔细想:那件事“存放”在哪里?为什么会留着没“删除”?谁在做这个决定?

第5章 创意金字塔

学习“创意”不能只在“创意”的领域中学习,而是要分成两种不同领域,做两种不同范畴的学习。

智慧的训练是在“生活”的领域;方法的训练在各自的创意领域,简称“艺术”。

艺术领域有艺术领域的特定功夫要练,生活中有生活中的特定功夫要练。

个人的智慧,就是个人对生命的透视力,对宇宙的观察力。

创意在运行时,我们的内在像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上方吸取来自底座的创意营养,向上提升,不断精练,最终提炼出创意的精髓,从金字塔顶端吐出创意作品。

建筑师路易·卡恩(Louis Kahn)说:
 
一栋伟大的建筑物必须从不可测量的元素开始,然后用可测量的方式进行设计,最后的成品必须是不可测量的。

◆ “智慧”一词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是高深的学问,还是实际的生活常识?
◆ 如果你是古代孔子的门徒,你会不会觉得可惜,因为你学不到更多实际、可帮助就业的技术?

第6章 创意的源泉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似乎都具有一个个人创意源泉。同时,存在一种更广大、超越个人、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源泉,里面储存着各种原始、深奥的集体智慧。这个庞大源泉或许在我们体内,或许我们通过一种渠道可以联结到它。

人类所能经历最美的事情就是神秘。神秘是一切艺术与科学的源泉。

法国作家安德烈·吉德(Andre Gide)说:
 
艺术是上帝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在这合作中,艺术家做得越少越好。
 
吉德幽默地指出,在创意过程中,只要艺术家能够连通那伟大的源泉,他便什么事都不用做,创意自然会来,作品自然就会形成。

创意所需要的一切智慧,创意构想所需要的一切材料,统统都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神秘源泉之中,等待自己去发掘。

第7章 创意的智慧

“我知道舞台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创意的智慧。它包含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也包含创意技巧和创意经验。斯特鲁克通过多年在舞台上的磨炼与实际经验,才对自己的创意充满信心。

智慧是一种“感知”的能力,让我们洞察人、事、物的真面目,以及其间的所有关系。

智能是一种能量,能够运用在知识之上,是判断机制背后的原动力。个人智慧在背后做出了人生所有的判断、选择。智慧也是联结事物背后的原动力,创造创意的力量。创意靠智慧滋养,创作因为智慧而充满深度和人性。

一个有智慧的创意人知道创作中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她的判断准确而自然。这种感知就是创意的智慧。有了“智慧”,我们能穿透、洞察生命真相,也能洞察作品的真相。创意的智慧就是这种透视、感知的能量。

智慧是人心的一种状态,特质是深度地理解和透视。

智慧存在时,表现方式就是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及关系。它是对生命整体的感知,同时能清楚看得到个别事物的具体独特性,以及相互关系中的细节……智慧不能被限定在任何专业领域中,它也不是任何学术科目;它是对万物整体的辨识,超越学术。

我们主要的学习领域不是创意,而是自己的人生,

个人的喜好,我们是谁,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一切不是从艺术领域中学习的,而是在平时生活中渐渐培养出来的。

创意的智慧必须随时在生活中累积,

最大的艺术是人生而不是艺术。

相对于培养技巧,创意人至少要用同等的时间与努力培养自己的心。创意人在生活中下了多少工夫,会直接反映在最后成品之中,这是无法回避的。内心有多少“料”,画布中、音符中、表演中,最多也只能出现那么多“料”。

创意是一种跨越界线的能力;智慧是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能力。

你自己人生中累积的智慧,如何应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去指导你的行为与判断?

“忘我”或“无我”的境界意味着什么?你个人尝试过这种滋味吗?

你欣赏过即兴艺术家“赤裸裸”绽放心灵的演出吗?仔细想一想,在那种状态中表现的到底是什么?平时又该如何准备或训练?

第8章 创意三毒

生活经验就是创意的原始材料。

人生就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累积。从小所累积的一切都积留体内,我们每天、每秒持续累积,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无人例外。

一个输出、一个输入,创意必须有来源,这来源是自己心中的累积,心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

我们的心不只累积档案,更是在不断累积生活和工作模式。这些生活和工作模式就是习性。多年累积下来,习性也根深蒂固,我们就变成现在的样子。

个人的喜好就是习性的直接反映。了解自己的习性,要从分析自己的喜好着手。

创意人知道任何事物中都有创意潜力,

要了解习性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只要先观察“听到任何事、看见任何事时,我们多快下判断”,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

媒体访问创意人的时候,经常问:“为什么要创作这些作品?”通常答案很简单:“我喜欢。”

画家作画,像是一种急迫的需求,要放出自己的感觉、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直到流空为止。

动机是我们做任何事的理由。

人为什么创作?真正敢老实地问自己这问题,才能真正地走上创意之道。

20世纪摄影大师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年轻时得到他第一台莱卡相机时说:
 
我每天在街上行走,紧綳得像老虎狮子一样,随时准备跳向猎物,我决定要“捕捉”生命——在生命发生的同时,保存它。最重要的,我极度渴望通过一张照片抓住正在我眼前展开的完整精华。①

布列松清楚地说明了他创作背后的动机,也就是他创作的欲望。

第9章 如何看

哲学家伯格森(Henri Bergson)说:
 
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

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多看少,是心在决定。

摄影大师斯泰肯(Edward Steichen)说:
 
当你真正开始看见事物,才能真正开始感受事物。

创意需要的是新鲜的看法,一种超越习性的看法。每一天、每一刹那都用新鲜的眼睛看世界,才能和创意的神秘源泉直接沟通。

空间是艺术的呼吸。——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创意需要玩耍的空间,需要奔放的想象力。

纯净的觉察和心中其他的概念思维联结,这就产生思想,外在的事物对个人开始产生意义。

事物的定义并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许多关系之间的组合。随着观点的转移,事物的定义也跟着转移。

我们要培养看见事物原貌的能力,

当我们没有偏见,一切孕育在事物之内的可能性都会显现,任何事物都能顺利和其他事物联结,我们自然就能产生创意。

仔细端详你周围的一切。当你眼睛看到每一个对象,是否已经立刻贴上标签了?
◆请看一看你周围的房间。这一些熟悉的对象,它们为什么是这些名称?为什么“椅子”是“椅子”,“杯子”是“杯子”?当你看到熟悉对象的时候,想办法暂时不要贴标签,直接地“看”这个对象。你看到了什么?

请想一想,你看世界的方式哪些跟自己的眼睛有关,哪些跟自己的观念有关?是眼睛在引导观念,还是观念在引导眼睛呢?

第10章 三 观

对生命的看法如何?你认为人应该怎么活?你对政府体系的看法是什么?艺术处于何种地位?暴力的意义是什么?自由的意义是什么?宇宙有其他生命吗?痛苦在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无法直接从书中得到,而是来自自己长期累积的经验和思考。这些想法必须是稳定的,同时随着自己的成长,这些想法也必须继续向前演进。这些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基调,是一个人的信仰,是一个人看世界的观点。

世界观是智慧的起点。世界观是走向智慧的第一步。

在建立世界观的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对“死亡”的看法。

对死亡有看法,对生命才可能有看法,有了终极价值,创意才有意义。

当你出国旅行,旅游结束的时候,是感到世界更大了,还是更小了?

随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我们的视野会越广大,

世界反而应该越变越小,更容易懂,更容易管理,我们也更能将各种经验分类,

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他看世界的观景台。这座观景台也是我们创意的观景台。如果设置在井底,当然视野有限;如果设在大气层上空,或许能看到地球的全貌,但所有的细节都看不到。要选择适当的位置,才能让自己的观察既全面又入微,创意因而得到最佳出发点。

创意的精髓在于事物之间的联结。不同事物的不同联结方式可以创造出新颖的创意。

我们必须准确地看清“事物”本身,也必须清楚看到事物之间可能联结的方式。

创意工程进行时,必须不断地发掘新的关系、新的联结。创意人要首先学会看到事物真正的面貌,以及联结事物的各种可能。

去标签,能看到正确、合适的联结。这必须培养两种能力:
1. 直接看到事物原貌的能力。原汁原味,不加不减,这能力让我们在看到一样东西、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单纯地“看到它”,在这种纯净的“看”中,能够看到它的精华。这就是我所讲的“如是观”。
2. 看到事物因果发展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能看到造成事物现况的前因,也能够推测到这件事未来可能的走向。

创意是创新,必须有创新的勇气与能力,这样才能找到新的表现方式、新的解答问题的方式。

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好恶。日常生活中从微小的好恶,到人生的大课题、大执著、心结的形成过程,我们都要仔细去审视,看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真正学会专注,当我们看到事物的时候,自然就会放下自己。

如果可以安静、专注地审视自己平时是如何“看”事情的,就会清楚地发现:当我们在“看”的时候,心中会涌起许许多多念头。

看见事物的原貌需要一种非常直接的洞察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直接专注地进入一个中性的空间,而一切可能性都在那中性空间中展开。

作品中有属于作品的因果关系,生命有属于生命本身的因果关系。

当观点聚焦,心中不执著于任何特定的观念,就可以看见事物的原貌;当观点扩散出去,保持专注,就有可能看见事物发生或运作的因果。

宇宙无常,世界上没有不会改变的人、事、物,改变时时刻刻在进行。以人来说,新陈代谢带来的细胞死亡与新生随时在进行;外在世界中,许多灿烂文明在一夜之间被狂风、暴雨、地震或战争摧毁,如果理解了“无常”,在叹息之余,就不会惊讶。而内在世界、我们的心,永远在累积各种不同的意象、情境、感受,为心中复杂的组合不断增添化学作用。所以,因与果随时在幻化运行。

因果本身无关好坏,它纯粹是说明万事万物间的关联性。

事情变化一定有理由;将来要变成别样,就是现况的后果。

在我拍《暗恋桃花源》电影的现场,媒体总是希望拍一张我教林青霞演戏的相片。我觉得很奇怪,因为真正教演员演戏的照片并不精彩,就是两个人在沟通而已。

做导演要“导因,不导果”。意思是说,如果一场戏中角色需要哭泣,不要叫演员哭,而要去创造让演员难过的因,这样演员的表演才会自然而准确,合于情境

因果的分析不需要想得太复杂,但如果深人,会发现任何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充满着各种想象不到的延伸。拿日常事物来试试看就知道了。好比说,你手上这本书。我们可以问:“它为什么在这里?”答案:“因为是我买的。”继续问:“你为什么买它?”“因为我在书店里面看到了,觉得不错。”“它为什么在书店里?”“因为出版商把它放在书店里。”“出版商为什么把它放在书店里?”“因为出版商认为有人会买……”这样的推理已经很复杂,而还没牵涉到作者我写这本书的前因后果呢!

有一次我和金庸吃饭,问了他一个只有金庸迷才问得出口的笨问题:“你的小说是怎么写的?”问完,我后悔了,因为我自己也很讨厌别人这么问我。但他很大方而仔细地回答了我。他说他花非常多的时间建立角色,在他脑中想好所有角色,角色完整到已经完全有生命的地步。他说,只要角色到了这个地步,把他们放在任何状况里,“他们自己就会跑”。

这个说法很传神。角色的个性是推动任何一本小说情节的第一因,先把每一个角色都想的跟真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再把这些真人放在一个个情境中,一起互动,前因推动后果,小说似乎就能自己写自己!

如果我们非常仔细地观看任何东西的心,它会揭露自己。

静下心来,并不表示松散,而是更专注地吸收面前的一切。

看到事物的原貌就是看到事物的全貌

能在任何程度看到人、事、物背后的因与果,都对创意有帮助。创意需要洞察力,人生也一样。当我们洞察到事物的原貌,就能洞察到它的潜能(原

的基础是什么),继而让我们洞察到它可能的变化(以现状衡量未来的发展)、可能的未来。

一切的创意就在当下,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知道如何进入这奥妙的空间,创意就能随时发生。

◆你的世界观是什么?你对于生、死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生命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想法稳定吗?还是容易受影响?

◆你有过“如是观”的感受吗?仔细回想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真正地看看你最亲近的人。找机会真正透彻地看他,他快乐还是悲哀?他有什么不能告诉你的?这一切,你平时能看得到吗?

第11章 转 化

通过工具,我们可以转化自己的经验,

对于艺术家来说,人类经验的无限性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经历的深度和浓度。

敏感度决定感受经验的浓度。敏感度深深影响我们体验人生的方式。不同敏感度的两个人,在相同情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于是他们也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经验。

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非常敏感。敏感的人体验人生时看得更多,对情绪、气候、任何事,都有超乎一般人的感受。

简单说,敏感度就是开放度,开放自己的感受能力,向经验开放,向人生开放。

要培养创意,只有努力开放自己,接受敏感。

我们心智渐渐成熟,会开始归类经验。它会将经验划分成共同特色的不同组合。

创作应当是每个人的权利吧?需要追究这背后的动机吗?但如果追究的话,就会问到一些根本的问题,关于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怎样算是创意人?

开朗基罗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别人委托他创作的,也就是说他创作的动机其实就是为订单出货!今天米开朗基罗留下这么多伟大的作品,不但证实了他的天才,同时让我们看到顾客与工匠之间的关系可以创造出这么伟大的作品。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米开朗基罗创作所有作品就是为了赚钱。就算顾客规定他雕塑一座雕像,这背后还藏有很多深层的创作动机,让他能够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迈向创作的高峰。动机总是多元而复杂的。

莎士比亚创作的动机,未必是随便照他心中的意思任意挥洒。如果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会发现他是一个商业剧团的老板,当时竞争激烈、观众挑剔、对手强劲而毒辣,说起来他承受的压力不亚于今天台湾8点档连续剧的制作人!我们应该对莎士比亚有一种新的认识,看到他在商业戏剧如此强大的压力下,还能年复一年写出那么精彩的剧本,他的创造力实在是惊人。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安哲利柯修士(Fra Angelico)一样作闭关修行用的壁画,或者到藏传佛教的寺庙里做僧侣画唐卡①, 这些是需要长时间修养心性才能做出的艺术。

剧场可以是一个奉献的地方,把自己的剧本当礼物献给观众。

画家的手和心必须并行,所以对艺术家来讲,工作中的每一个举动都必须伴随正确的动机。价值来自态度,作画中,每一秒都必须有正确的动机。

他们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创作上的精致度,能够编排出同步进行的事件。

如果你曾经站在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楼上关闭房内观赏安哲利柯修士的壁画,就体会得到这种虔诚心注入到作品中的伟大心灵力量。

主动创意就是创作者自己进行的创作工程。作品并不受委托,作品的需求来自创作者内心的欲望。

创作令人满足,但“令人满足”是否足以构成任何行为的正当性?

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讲,创作是生命的一切,创作比任何事都重要。

美国女诗人埃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 。她写过许多不可思议的诗,但每写完一首,她就放进自己的抽屉。她的抽屉放满了未发表的诗。

从事创意工作,我们必须问这些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让我们自己看到为什么要从事创意工作。

“希望每一位在场的人思考今天来听法会的动机。希望你是用正确的动机来听佛法。”

找动机最简单的测验就是不断问:“为什么?”真正重要的问题都要向内心发问。

只要勇于往下问,问得彻底,会学习得很快,更知道如何看动机。

学会看自己的动机是最快地积累智慧的方式,像火箭一样,可以快速培养自我反省的能力,看到行为背后的理由。看到之后,立即得到更宽广的视野,更容易处理眼前的事。

一个创意作品必须挖掘到创意人内心最深层的东西。

一个人为什么要从事创意工作?问自己这个问题需要很大的勇气,必须深入内心让自己看到最关键的因素。

你认为巴厘岛居民是艺术家还是普通的村民?

◆你看本书的动机是什么?能否自我测验,询问自己的动机?

第12章 方法的机器

创作确实是一台庞大的机器,要编导一部电影或舞台剧,不仅是构想问题,还需要很多训练和练习才能积累足够的操作技巧。就像飞行员驾驶波音747,看操作手册跟实际操作根本是两回事。没有实际飞上几百小时,很难确定自己会不会飞。

把“创作”两个字拆开来看,大部分人都迷恋第一个字,因为“创”代表的是想象力、幻想力、创造力,这一切都很迷人,而“作”意味着乏味的辛苦工作。但我认为的创意工程,只有10%属于“创”,剩下90%就是“作”。

一般人认为“创作”就是思考创意点子。事实上,把构想变成实际的作品,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点子和构想必须找到形式。

被公认为天才的莫扎特,在心中“谱”出完整的作品之后,还是需要提起笔,在纸上写出。音乐不会自动产生,作曲家必须作曲。

灵感必须显现成可体验的形式,创意构想必须显现成作品。一个适当的形式必须能有效地将创意构想传达给观看或使用的人。

方法就是让作品“显现”的方式,把作品“执行”出来的技巧,让抽象构想得到具体形式的过程。

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可以发展出许许多多的创意构想。

灵感的特质是,它来的时候是一瞬间的,一个完整的想法一瞬间显现在脑中。

必须经过理性,一点一滴把那完整的景观拼起来。

直觉性的灵感能在一瞬间完全明白一个庞大的构想,剩下的留给理性去重建,

好的作品都有其有机生命,我们要创作出一个与有机生命一样有机的作品。

任何好的创意作品不论大小或创意手法多么琐碎,都具有不可分割的完整性。

结构就是秩序。看到结构就是看到秩序,事物的秩序。结构是通往形式的道路。万物都有结构,如果能看到事物的结构,就可以开始探索它如何运行。

在罗马,站在某条街上放眼看去,从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期、1000年前的中世纪、6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400年前的巴洛克时期,到现代,这些时期的建筑,全部并排。

从书上翻到的一栋新大楼的照片。他在纸上将这栋大楼拆开来,一层一层地,包含一切的管线,让它只剩下一个最简单的结构。然后他又在纸上把这栋房子重新拼起来,拼好了再找另外一栋房子来解构。

建筑结构学是复杂而有深度的学问。结构建筑师能计算一座桥在交通高峰时期的承载能力,或者穹顶会不会在狂风暴雨下崩塌。结构工程师的计算方程式中,包含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以及结构设计方法。结构评定需要有证照,创意结构也需要给予同样的尊重。

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创作站起来,让所有的元素聚合在一起。

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形式就是它完美的表现,人体如此精密,已经超过理性所能理解。世界上的经典作品也如此,它们运行的方式是无法复制的,因为所有元素之间的互动方式都是属于它个别生命体的独特方式。

你生活空间的结构是什么?这结构如何反映需求?
◆你对时间单位的看法是什么?你的人生有结构吗?人生有季节吗?用不同的时间单位观看人生,会有什么样不同的观点?

创意作品的结构是否应该和任何有机生命一样完整?

第13章 技巧的智慧

一般艺术学院和创意课程教的都是技巧。每一门专业都有专业技巧。像在音乐或舞蹈这种表演艺术中,“技巧”显而易见,想当音乐家或舞蹈家,至少每天需要花8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技巧上不断下工夫。

在创意的训练中,练习是不可取代的。不断练习、不断累积经验,会得到丰富的收获。

大部分的创意作品都很庞大。每天的工作只能在“部分”上下工夫,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的时候,一次只能雕塑一个部位;费里尼拍电影的时候,一次只能拍一个镜头。这是很正常的事。技巧的智慧在于做局部的时候意识到这部分与完整作品的关系。

在创意工作中,衡量自己进步的指针就在于我们做作品的“部分”时能否看到全貌,

真正成功的创意人必须学会一种“双视线”的功夫,在从事任何片段工作时,他的眼睛随时能够看到整体。细节和整体同时都能看到。

创意人需要融合的事太多了。对于J·K·罗琳来说不只是文字,她必须在一部《哈利·波特》的小说中融合各种角色、情节,以及一万个小细节。她每写一本新书必须融合过去小说中的主题、细节和角色,新书中任何新的元素也必须融合到她正在创作的新宇宙中。

只有在看得到整体的时候,才真正有融合的可能

细分起来,美的感受包括对形式、色彩、比例、质感,以及这一切组合起来的总体感受。要培养美感,当然是要在这些具体分类之上下工夫。

第14章 重新设定橾作系统

创意学者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认为创意能力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人要不要的问题。现在就是决定“要”的时候。

什么是“创意模式”?就是活在一种状态里,让人生中任何遭遇、任何经验、任何情绪、任何感受,都成为创意的可能材料,而在世间任何事物的运行,都可能隐含创意的秘密。

创意需要这样的生活态度。

创意是将似乎不连贯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的能力。

创意人必须先联结到自己的生命,进而联结到世界、宇宙,然后世界就会献出它无尽的彩色盘,任我们从事创意活动。宇宙提供无限的可能性,人生中的问题与解答提供给我们无限的广度与深度。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挖掘这一切,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创意潜能。

最高层次的创意作品就是能够转化观众的作品,将观众与其他人联结,与更高深的思想联结,与生命本身联结。人类最伟大的创意作品能够将观看的人提升到更高的感悟层面、更高的存在。其中,一切联结比平时更繁密,甚至于全人类和宇宙都联结在一起。

建筑师盖瑞(Frank Gehry)有句名言:
 
我不知道要去哪儿。如果知道,我就不会去了。

整个创作的过程就是要发掘创作的目的。

创意就像用万花筒看世界。你看见一套元素,跟大家看到的一样,但你能够重新组合这些漂浮的片段,成为全新而诱人的可能性。有效率的领导者具有这种能力。

第15章 施工中

要成为作家,必须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
进而强迫习惯成执著。
写作必须是一种执著,
必须和说话、睡觉、吃饭一样协调,
一样地有着身体与心理的生命。
——非洲诗人欧孙达瑞(Nisi Osundare)

从事任何一项创意工作,都是一段特殊的时间,需要特殊的脑力、耐力、毅力,需要纪律,同时需要勇气,很大的勇气,

创意所需要的体力是粗犷的,也是细致的。创意工程通常必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完成,

王尔德(Oscar Wilde)曾经形容他一天的创意工作:

我正在整理一首诗的出版稿,一个早上工作下来,我拿掉了一个逗号。下午,我又把它放回去了。

创意作品本身的有机性、完整性。一根草是完美的,同样,一整棵树也是完美的。创意工程必须建构出具有完整生命的作品。

不敢下手意味着害怕做错。但不做,永远也无法做对。先下手,就算错,也才能发现错,才能改变方向,找对路径。亚里士多德说:

有些事情,在做之前必须学会做,这些事必须靠“做”才能学。

一张白纸(或者一块空白画布、一个空白电脑文件画面)像一个海洋。创意大师知道如何雕塑海洋。他知道输入每一个字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也知道字数累积下去的累积效果。

如何雕塑海洋而保留自己清晰的声音?很明显的,我们不能从琐碎的不连贯的片断开始。我们必须从整体出发,片断才能放下去。

海洋代表着无限可能。输入到海洋的任何东西,都直接与“为什么”我们要输入有关。如果清楚为什么,一个字一个字有信心地输入进去,自然会找到组合的方式。

我们需要养成健康的工作习惯。

真正有创意的人应当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之下,不论多吵,不论手上的文具或工具多简陋,不论环境多困难,创意仍然可以进行。

剧作家易卜生一辈子都只在早上写剧本,下午留着散步、放松。在这种严谨的纪律之下,他一生写了近百部剧本,包括现代戏剧的许多经典作品。

我认识的大部分创意人都拥有两种个性:激情与放纵(未必表现在外),以及严格的工作纪律。前者用来发展创意构想,后者用来执行创意构想。连看起来十分狂放不羁的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在电影拍摄现场工作起来都相当严肃而要求纪律。

创作时听的音乐大部分局限在几个小范围之内:爵士乐、巴赫或莫扎特。

巴赫的音乐是渐渐展开的,一边进行一边揭露精密的结构。

我经常在一个剧本最关键的创意期,一边看稿子,一边从头到尾放一遍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大约要4小时)。这有一种净化和加深创意的作用,尤其对作品的结构。

莫扎特的音乐对我也有类似的功能,但我发现我主要在一个作品的细节上下工夫的时候最需要他的音乐,而不是在进行结构工程的时候。莫扎特的作品非常统一而协调,作为背景音乐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但跟巴赫不同,莫扎特比较不会站在他音乐的背后,反而经常会跳到他音乐的前景中,吸引我的注意。在创作中,经常不需要的就是这个,反而在巴赫较“无我”的状态中,我的创意会更自由而有深度。当然,莫扎特的音乐给予我的灵感是别的音乐难以相比的。他似乎有办法随时到达“美”的至高点,让我们享受非常纯净的一种艺术状态。这对创作者永远都是一种激励。

好的爵士乐就是自我和无我之间的平衡状态。当伟大的爵士乐手如柯川、帕克、戴维斯(Miles Davis)、艾文斯(Bill Evans)、孟克(Thelonious Monk)、塔特姆(Art Tatum)等,进人即兴独奏的时候,他必须直接通到自己的创意源泉,临场取材,通过成熟的技巧表现出来。在那一瞬间,他已经无我。

在创作时,我经常听爵士乐,它有这么一种内外串联的功能,让自由联想、疯狂理念、高度技巧同时并存,一气呵成。将爵士乐作为背景音乐,会增强我在作品中的很多自由度,同时也加强了很多严谨度。

是个人的喜好吧。这些音乐对你有用的话,我也很赞成你在创作的时候尽量听,只要确定它的功能就好。

这个原理,除音乐之外,也可应用到创作环境中的一切。为什么我(以及多数创意人)喜欢到海边写东西、看稿,是因为水有一种联结的本质,在大片水边,自然会受它这结合性特质的影响,作品自然更流畅而清晰。到山中也是一样。
但有时候我也喜欢到人多嘈杂的地方写作,享受那种在混乱而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工作的感觉。虽然混乱,但这也是一种“结合”的感觉,让自己与社会和人联结得更紧密。

创作的难度在于,它的源头是澎湃的激情,但它的表现却需要冷静地执行。

只要能安静下来,所有混浊的念头都能够沉淀到心底,让心中充满着清晰的能量。有了这清晰的心境,就很容易看到一切。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容易联结到自己创意的神秘源泉。

如何让心静下来?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学习禅定。

每个人应当找到自己的让心静下来的方式,寻找自己最舒服的禅定方法。

心不会一夜之间改变,但慢慢训练,我们的心确实能改变,变得更宁静。宁静的心就充满开放空间,充满透视力。不管在生活中,或是创意工程中,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宁静的心不会乱跑,乱跑只会搅起更多问题。宁静的心能深度看问题,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我们会加深和世界的联结。通过这更深层的联结,就可以把事物联结到事物,构想联结到事物,构想联结到构想等,以此类推,直到创意作品出现为止。

闭 关

艺术家必须主动创造大部分人所避免的状态——独处。
——作家鲍德温(James Baldwin)

“闭关”一词来自修行。各种不同的修行,有各种不同的闭关,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长、有短,有各种不同的内容。藏传佛教有长达3年零3个月的计划性闭关。在藏文,“闭关”一词的意思是“限制”。闭关中,人的空间和活动都受限制,反而期待在这个限制之中,安静的心灵能绽放出火花。

通过限制,闭关的人开始看到最重要的事物。闭关的人同时开始看到关于创意,关于人生中简单问题背后的复杂答案,也能体会到复杂问题背后的简单答案。正因为闭关的限制,让我们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看清楚在作品或人生中,什么该取,什么该舍。闭关让我们与自己重新相处。

闭关的生活重点在当下。忙碌的世界中,人的成就是要看做过什么事;在独自闭关的生活中,做过什么事不重要,自己的现况、正在做什么才重要。闭关让我们面对当下的这一切。

创作中的闭关是很重要的。闭关给我们重新充电的机会,让我们单纯地找回自己的感知。通过闭关,我们重新联结到自己,联结到与自己最接近的人、事、物。

创意的习惯,必须建立在寂静中。创意总是发生在寂静、安静之中。

创意人从古到今都在寻找好的闭关地点进行创作。

依据自己的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闭关场所。最好是接近大自然的幽静处所,近山或傍水。大自然有一种稳定的力量,也充满源源不断的创意能量。
注: 喜欢在大城市中闭关。比较方便,尤其是不要有太多的熟人干扰。

在美国,也有政府和企业全额赞助的闭关创意中心。在加州,有一家设备完善的海边闭关中心,旁边是壮阔的海岸,以及怡人的自然景观,不管你是编剧、编舞、写小说,这儿都有完善的设备让你长时间“闭关”进行创作。

选择闭关写作的地方,最好找一个能随时出来散步的地方,让自己沉浸在大自然之中。

安静地处于大自然之中,我们回归自我。而大自然不只给我们安静、给我们创意的能量,它同时是一种榜样、一个可以无限观察的创意对象。建筑师赖特又说:
 
大自然是我的上帝的化身。为了得到灵感,我每天进入大自然中。在建筑中,我使用的原理就是自然在它的领域中使用的原理。研究自然、爱护自然、接近自然。它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当你正要开始创作一个作品,或者即将完成,需要有安静的空间,在大自然中的短期闭关是最佳选择。
注: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把闭关,当成一种逃避。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在任何时刻都要努力的作出你想要创作的作品来。

边做边学如何做,付出努力的创作会日渐明朗。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说:
 
“如果你没时间读书,你也没有时间、没有工具来写作。我们必须腾出时间读书,安静地吸取知识和书本中的经验。”

禅定、闭关、独处、积淀,同时努力工作,让自己随时保持在“创意模式”上,不管瓶颈或障碍,创意还是可以源源不断的!

从事创意工作需要一种节奏。你曾进入过这种“特殊时光”吗?如何持续保持这种工作节奏?

第16章 结 语

要了解一个作者,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他的生平。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提早退休,参加完全不同的兴趣活动,像登山、跳伞、写小说、编剧、表演等。

真正的原创性来自一种需求,而最后呈现的作品不曾被体验过。

低音萨克斯手格里·马利根(Gerry Mulligan)ー辈子被人批评,说他一直用同样的方式即兴演奏。他回答说,爵士乐不一定要吹出新的东西,而是要吹出好的东西,如果他持续地吹出好东西,这就够了。

在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谁执著于原创性就不可能做出原创性的作品。反过来说,只要你单纯地努力说出真理(一点都不在乎被说过多少次),你10次之中会有9次具有了原创性而不自知。

接受批评
不管你的表现再好,一定总有脑筋还算好的人认为很差劲。
——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立弗(Laurence Olivier)

我们必须接受:当我们的作品摊开在公众面前时,观众如何看待,全在他们。不是每一个作品都能够对每一个人说话。事实上,我们应当很冷静地看待“观众缘”这件事,而一切的背后,重要的并不是多少人喜欢我们的作品,而是作品本身有没有做好。

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被掌声冲昏了头。真正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真的与观众沟通了,而沟通的又是什么?

雷·布拉德柏里(Ray Bradbury)提供以下极为重要的观点:
 
你必须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排斥(accept rejection),同时学习如何排斥别人的接纳(reject acceptance)。

当追求掌声变成一种欲望,创作的动机自然就变成对掌声的追求。这对作品本身可能是一种伤害。

让我们用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批评。当批评来的时候,不管是正面或负面的,正确的态度是保持客观。多少人对我们说好话不见得是因为作品,而是有其他复杂的理由,包括人情关系等等;多少人对我们说好话,而不见得对作品真的了解;多少内行人对作品发表意见,但也因为有各种其他理由,所发表的言论未必忠实于作品,而更多的是在反映这一位内行人其他的想法。如此可见,评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丛林,被陷在其中是很可怕的事。我们要拿出自己的“测谎器”,了解清楚所有评论之中,不管正面的或负面的,哪些话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终究,创意的关键还是在听从自己的心。

从来就只有一个你。你的表现是独特的。如果你阻挡这个表现,它不可能从任何其他媒介中出现,它永远不会存在,它会消失。

只有做自己,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做自己与“利他”、“利己”的对比并无冲突,我们可以尽量去做自己,同时创造出“利他”的作品。

许多创意人、艺术家通往神秘源泉的方式正是达到“忘我”的境界。忘掉自己,反而通到更广大的人类、更神秘的创意能量。

创意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的创意能到达什么样的境界,最终还是得回到我们的创作动机。动机可以限制了我们,让我们做出低等的作品,对人类没什么意义,可能只对创意人个人有点意义。动机也可以解放我们,让我们做出最伟大的作品,造福人类。选择在于自己。

更重要的,最关键的,还是在相信自己的创意潜能。我们都生而具有不可思议的创意能力。渐渐开发而不荒废它,才是活在世界上最完整的见证。

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在搅起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15/10/21/4252

0
Ɣ回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