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思想者》
阅读笔记:《思想者》,20130105
作者:查尔斯·汉迪
第1章
- 人们选哪些照片,取决于照片会送给谁看。
- 在《引爆点》中提到,内行就是聪明、喜欢琢磨点子的人,联系者就是擅长社交的人,推销员就是善于说服别人、魅力超凡的人。
- 通过从经验中学习,我们也在不断发展(而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性格。我们一辈子都在培养自己的特性。随着年岁日增,我们开始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也变得稳定而协调。回想起来,我这个人主要是个“内行”,喜欢思考和知识,但渴望多过点“联系者”的生活,同时憧憬成为“推销员”。 只要你真的想干,你能学会任何事。
- 成功的人生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是于此相反,只有通过行动、实践、质疑、再次行动,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的经历也是这样。我的个性一部分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早年的经历,但直到我们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之后,它才最终成形。
- 人生,就是对自己性格的探索。要是一个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擅长做什么,那是何等的悲哀啊。人生之旅就是攀登一种个性的阶梯,在此过程中逐渐证明自己、发现自己。
- 在生存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需要表达自己,以某种形式从他人之中突显出来,建立起独立的人格。
- 有人把马斯洛的理论换了个表达方式,认为生存、学习、热爱和留下遗产构成了美好的人生。
- 奉献不必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很多人来说,最好的遗产就是他们养育的孩子。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他们从事的工作,他们开创的事业。还有一些人,则是他们拯救的生命、他们教导的孩子、他们治好的病人,甚至是他们修建的花园。说到底,后世能记得谁,关键不在于那人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他怎么花这些钱。
- 假如墓碑上,长眠于此的躯壳曾挣了几百万,后来的过客想必不会动容。只有知道这几百万到底干了那些事情,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思想者》这本书本身也属于探索我完整人格的部分尝试。
- 不可停止探索。探索的终点便是起点,就让我们重新认识它吧。——艾略特
第2章
- 以现在的眼光回看当年,我开始能够理解,长期的种族差异会造成多大的沟通混乱,虽然外人看起来会觉得毫无道理。
(①填写句子:以现在的眼光回看当年,我开始能够理解……②人和人之间也一样,两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也会有沟通上的不畅通。)
第3章
- 作为学习的开始,我希望你就‘何为真理’这个主题,写3000字的文章。
- “当时我正在牛津大学研习哲学和古希腊罗马史,之前我花了两年时间,把它们的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又把英文经典翻译成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种学习语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历史让我着迷。寻找昔日故事的谜底,揭示个人、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我兴趣日浓。历史学家总是知道,生活从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这种思考方式成了我思想的一部分。
- 哲学老师让我选读一些有关真理的作品,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艾尔的《语言、逻辑与真理》,好帮助我写成文章。
- 对柏拉图来说,我们所见的、所知的,都只是事情本身的影子。它是我们队真相的理解,而非客观事实,总有些东西永不可知。
- 人不可能知道什么确定的事。——大卫·休谟
- 当我们从自然世界进入思想领域,真理就更值得怀疑了。换句话说,生活本身是个假设,除非生命结束,你很难证实,也很难证伪。
-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个伟大的质疑者,他不停地发问,不停地探求潜在的假设。我记得有人告诉我,如果你反复问三四次“为什么”,最终必能弄清他人的无意识动机。
- 不停地问“为什么”似乎有助于人们澄清自己的观点。对自己使用同一技巧,质疑自己所有的初始假设。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脑力游戏,它对社会大部分事情的运作方式都提出了挑战。
- 决不要忽视年轻人的想法,不管他们看起来有多莽撞。
- 很久以后,我为此采取了行动。我决定,最好是在私下,甚至在幕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 我很开心的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我都不同意。可问题在于,他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他的著作涵盖了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从科学到到的,从艺术到正直。他甚至还预料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他的思想是以讲演笔记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很难理解,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和其他动物不同,因为我们有理智。在所有物种里,只有我们,不仅仅为欲望和冲动所驱使。所以,我们人生的任务,就在于充分利用我们做人的这一辈子。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托马斯·杰斐逊很好地理解了这一点。他宣称,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三大基石。这并不是号召人们自我放纵,而是好找所有公民充分利用自己的人生。
- 或许人的一生里总会有段精力充沛、渴望冒险、野心勃勃的时期,过后,才能懂得反省,获得自知之明。
- 记住知识随时基础,但如有必要,要随时舍得抛弃它们。
- 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中肯连贯地表达个人思想,学会将推理应用于个人生活。
- 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是打哪儿学来的,学得怎么样。
第4章
- 如果你真的想要精通什么事,那就叫别人试试看。
- 从此以后,我一直在尝试寻找真正的关键人物。运作任何事情的关键都是找到合适的人,第一印象有时靠不住。
- 除非我们能把每个员工都当成人来看,否则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 壳牌教会我,学富五车一点用也没有。除非理论和实践能结合起来,否则,再多的知识也是白费劲。
- 在商业世界里,“我比聪明人干得好”。请试着大声重复一遍。
- 光有经验,不经过反思,同样帮不上什么忙。
- 把“行动后反思”作为习惯的一部分。每一次计划执行或每一场战斗结束后,定期举行小组会,看看是否完成了原始目标,实际情况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小组成员从中学到了什么,下一次他们该怎么做。如果找不到那么多人一起做“行动后反思”,那么可以做出次佳选择,偷偷地把自己的反思写出来。
- 人所碰到的大多数情况都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大多数时候你都得自己做出判断,自己决定,按着自己想的去做。(只有纯技术问题,专家才会比一般人懂得更多。)
- 回忆过往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经历。(目前来说2012年是全新的学习经历,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思维导图、博客、阅读、写作等等各个方面都有量变和质变)
- 你们不会把某次培训看成什么难忘的学习机会,除非它能帮助你们反省过去,理解从前的经历。
- 经验加上反思,是最重要的知识。
第5章
- 行动和语言种下金种子。
- 这样那样的企业家,在人生中总是拥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共同点:年轻时代,某个值得尊敬的人给了他们自信,让他们敢于相信自己。弗洛伊德把这种早年的影响叫做“金种子”。
- 通常,金种子不过是个偶然机遇,比如在生死关头借到了一笔钱,重要的介绍或引荐,或是未经证明就肩负起责任的机会。这些给予全都是别人信任你的铁证。
- 不管你承不承认,以行动或言语种下金种子,是你能为其他人所做的最令人愉快,甚至也是最重要的事。
- 金种子必须真实、诚恳,甚至要采取匿名行动。
- 在美国梦里,他们坚信每个人都靠着自己的奋斗爬到顶层。个人自由同样暗示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承担责任。
- 如果我们想要建设一个富裕的社会,必须学会容忍富人。
- 未来是我们创造的;只要我们真的愿意做,一切皆有可能;应当允许、鼓励人们发挥能动性。每年都要去国外充电,吸收能量和乐观精神。
第6章
- 在“经理人制造”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许多有关管理、教育和学习方法的知识。我现在相信,我们,还有我,都做了不少错误的选择,但和生活里的其他问题一样,如果我们非要等个完美时机,就永远不会有开始。40年后的现在,我回首过去,我认为,即便我们的努力都是瞎忙活,但至少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使人们开始重视、尊敬对商业和管理的严加。
- 管理一家企业或是任何组织,都更类似实践的艺术,而不是应用科学。是的,和所有艺术一样,的确存在一些有用的原则,但哪些办法最好是完全无法提前决定的。每次的情况都不一样。参与者、行动目的、可用资源、限制条件,全都不同。它意味着独创性、想象力和个人魅力扔扮演着重要角色。组织的世界并不像工程学里的东西那样铁板一块,不能变通。一家组织就像是个小社会,所有东西都在变化,也必须变化。
- 任何级别的学校,都更乐意传授能教的东西,而不是人们有必要学的东西。这个发现丰富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 有时候你必须把问题简单化,才能理解它们。只有建立起基本的框架,你才能往里头添加限制条件和复杂关系。
- 在商业课程上,基本规律要由案例加以补充说明。在案例研究时,我们会看到有关某个商业局势的大量数据,然后讨论发现了什么问题,该做些什么。这是很有用的分析练习,在大量信息中去芜存菁,并尝试明确地之处前进之路。然而,案例研究不可避免地会省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实际收集的数据,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对相关人等能力的评估。
- 也许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大多数东西我们都知道,可我们必须学过了才能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悄悄积累大量属于自己的知识。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它。它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要让它变得随时可用,我们必须动手把它拉到意识层面。找出你明明知道但却以为自己不知道的只是,这可不是件小事。
- 通过学习,人可以变得更有自信,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 意识并理解我们内心和潜意识中已经知道的事情。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必须同时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概念会先于经验存储在我们的知识库里,希望有朝一日它能派上用场。然而,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存储起来的知识很快就发霉了。等你需要的时候,它多半已经消失了。我们都知道,学语言的时候,一学完就得赶紧用。其他东西也一样。
- 我提倡把MBA学位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加入组织之前或者刚刚加入组织是到教室里学,内容涵盖了我所称的“商业语言”。它相当于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个阶段,或是建筑师资格的第一部分。MBA学位的第二部分,要等到稍后在业余时间学,它和当前经验有关,并会请来学习者所在组织的顾问进行指导。
- 随着年龄日增,我发现哲学越来越有价值。
第7章
- 伟大的领导者似乎既需要自信,也需要谦卑——要敢于承认自己也会犯错。
- 商业分析的技巧可以在教室里传授,也可以通过书本来学习,管理的艺术和实践却不能。管理主要是获得常识的问题,每个人都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要培养所需的个人技巧,最好的办法是小心指导、不断尝试和犯错。反省这些尝试,尤其是出了错的地方,总是很有益处。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从童年经历学习的方式。有时候,处在僻静的环境中,周围有陌生人的陪伴,再加上训练有素的讲解员的协助,反省能去的最佳效果。
第8章
- 大主教告诉在场的人们,汉迪的父亲是一个特别的人,他帮助了许许多多多的人,并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他作为牧师的一生,是值得所有人效仿的榜样。
- 如果想要在别人的生活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新发现真实的自我。我开始认识到,接受他人的价值观和渴望实现的雄心,固然充满诱惑,但实际上是受了误导,你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找出来。
- 汉迪发现,要引发生活的转变,大多数人都必须经历挫折、拒绝或失望。
- 我们拥有的是人生,一个人一生中总有若干次人生。
- 第一条S曲线说明一个事物,从国家到组织、再到产品,在最初总是吸收比付出多。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必须具备的初始资金。对个人来说,我们把它叫做教育。
- 考虑开始新的生活、从事新的工作、寻找新的兴趣,最合适的时机是在一切顺利的时候。
- 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的传统想法,现在看起来就像是神话。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一辈子得过两三种不同的生活,掌握若干极为不同的技巧,获得不同形式的奖励。
第9章
- 温莎堡大概是全英格兰最古怪的村庄。那里住着70多户人家,其中之一是女王。
- 慈善团体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社会目标。
- 有时候,唯有土壤准备好了,种子才能发芽。
- 必须警告那些刚刚迈入社会的年轻人,虽然他们做好了就业准备,但当前的世界和他们父辈经历的世界已经截然不同,传统的就业岗位所剩无几,即便有幸福能找到一份传统工作,这份工作也无法维持到他们退休之年。
- 我们需要休息,需要恢复体力,但很多人发现,改变就和休息一样好,换换工作类型本身也是一种恢复方式。我在乡下写作时,一般这样安排:专业写作(有偿工作),不时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工作),再做些家务活:购物、做晚餐(家庭工作)。这全都是工作,但不同类型的工作混合起来,让整个过程变得令人愉快。我当然也会花少量时间休息恢复,比如饭后打个小盹儿,适度地大大羽毛球,散散步。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是组合式工作者,虽说要实现组合的平衡,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方式。
- 人应当得到自由,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尤其是到了中年以后。
第10章
- 死亡是人类的最终期限,它提醒我们,要抓住生命这转瞬而逝的机会,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业,就像长眠于此的伟人们所做的那样。
- 做过演讲的人都知道,为了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你最好是用故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尽量展示图片,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图片比概念容易记住。耶稣本人很清楚这一点。他讲述跟众人生活有关的故事,后来,人们根据想象,把这些故事变成了教堂墙上的壁画。
- 要传递信息,讲述真理,故事本身并不一定非得是真的。我就经常自创自编故事,以便更好地传递某个信息。我的故事有事实基础,但为了让它更难忘,我对它进行了休息,希望听众也能记住故事背后的观点。
- 故事阐明了我所谓的“低清晰度”的概念。它们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该怎么做。它们只是为一个不清晰的概念提供了线索。
- 每个人都要受记忆的捉弄,即便是同一次谈话的参与者,这个人记得的谈话内容跟那个人记得的也不相同。
- 《圣经》本身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如果我们能钻研它的含义,能学到很多知识。
- 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中总会经历几次小小的“死亡”。
- 如果善的本质(也就是一些人所谓的神)真的是人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宗教语言才能领悟这一信息。日常生活用语就足够了。如果你留点心,基督教的信息就蕴含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神”就是生活,你会在生活的过程中找到他。
- 不要光是说,要真正做。每天早晨冥思20分钟或1个小时。安排日程,散散步。
- 艺术能把我们带出当前的世界,进入另一重天地,鼓励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 逛画廊的时候,挑选两幅最能打动自己的展品,在画廊的商店里买下明信片,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讲讲自己心里的想法。剧院也能把你带到另一个新奇的世界,强迫你思考难以抉择的困境。你在生活里大概也碰到过类似问题,但当它们离你几排椅子远的舞台上重现时,你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它们。看电影,反思电影,写影评。
- 毫无疑问,基督教的故事很重要。但它的信息,需要根据此时此地的情况以及我们如今从事的工作进行阐释和翻译。
第11章
- 每天早晨起床时,一定要保证有事可做。不然,退休会要了你的命。
- 为更大范围的公众写书,提醒他们当今社会所发生的一切。
- 我要做独立的自由作家,以写作为中心展开活动。
- 实际建立一套组合,尤其是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比光是理论上说说要难得多。
- 写书要花时间,出版商把它们弄进书店也要花时间。
- 笔记到120页,Page 120,2013-1-29 22:36:42
- 按照理想的状态,人只应当对需求做出响应。但我有些不自在第发现,要相应需求,必须首先把所谓的需求给刺激出来。我现在提醒想要成为组合工作者的各位,实现工作的自给自足,最长可能需要7年的时间。
- 要是你不大声叫唤,别人怎么知道你在哪儿呢?
- 自由地过自己的人生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关于人生目标、事情的重要顺序,甚至还关于该如何最好地安排空间、分配时间。你会发现需要认真地做点哲学工作,解决人生的意义所在,什么东西最重要,我该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事情去做它。
- 如果你真心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其他的问题就无关紧要。
- 经济增长固然是件好事,人民的生活会变得轻松;但经济增长太快、增长持续时间太长,则会导致人们在各种不必要的东西上过度浪费。–亚当·斯密
- 那些公司老总肯定没时间出去花掉所有的钱。
第12章
- 现金和安身之地,乃是生活的基础。
- 语言很重要,它能说明问题。
第13章
- 细节并不重要,但原则始终不变,我们坚决要让空间配合自己的需求。
- 如果我们都在家里工作,既需要公共的厨房,也需要独立的私人空间,这时候,书房最合乎人的心意。
- 我们做的都是创造性工作,一定程度的隔离似乎必不可少。而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靠团队共同工作似乎效果更好。因此答案必须视情况而定。一些组织的解决办法是,分配专门的空间用于创造性思考、阅读和写作。这些房间没有电话、不能上网、装修舒适、隔音效果好,而且是单间。只要提出请求,任何人都可使用。
第14章
- 年龄不一定代表智慧。年长者,并不总是知道答案。
- 均衡的教育,当人应该涵盖知识的分析和获得。但它还应当包括培养创新技巧,采取行动、完成任务的本领,应对日常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育者应当花更多时间,帮助人们做好准备,熟悉教育制度之外的生活方式。
- 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我们学得最多,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事并不发生在学校里。
- 要拿生活做实验,你需要一点自由。
-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比我们说些什么话更真实。我们走路的样子,比我们说话的样子更叫人难忘。
- 人们,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需要学哲学。
- 哲学没有标准答案,不是什么评判正确错误的差使。它看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如何展开争论,如何证明结论。哲学唯一重要的答案在就是你自己找出的答案。
-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各类道德伦理问题上的立场,那么要么有人会趁虚而入,把他们的那一套强加给我们;要么,我们对发生的一切都放任自流。两者都很危险。
第15章
- 进入一个新家,和到另一个国家生活不无类似之处。你必须学习他们的方式和窸窣,获得在那里居住的权力,同时保留自己的身份。和国家一样,家庭也有自己的历史,而历史塑造了它们的文化。
- 在追求未来老婆的头几个月里,我意识到,只有了解对方的家庭,才能完全地了解一个人。
- 在一个家庭里成长,把它看做人生中不可更改的现实,并且怀着感恩的心,这都要花时间。
- 在床上最好的性就是甜蜜的拥抱
- 年轻人步入的世界,与跟他们父辈那个年纪步入的世界非常不同;他们对自己想要什么,比父辈们当年要确定得多。
- 孩子真正的教育是在家里,在你忙着过自己生活的时候。他们观察你,学习你。
- 家庭很重要,但也需要营养。沟通至关重要。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家庭聚会。实际上,只要是能让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的借口就行。常在一起吃饭的家庭长长久久,美美满满。
第16章
- 我们一起为我的讲演工作定下了若干规则。我们一致同意,只为亲自见过面的人工作,也就是说双方必须存在某种信任关系。我们每年最多只参加10次演讲,这些演讲如果符合如下条件:10次演讲必须是连在一起的;演讲所在国能让我迎接新的挑战;演讲时间必须是在冬季等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 我在牛津学到,要尽量文如其言,把文章大声朗读出来。(朗读出来的句子可以看出哪里通顺或者不足)
- 在大师的世界里,年龄似乎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和表述。
- 什么是思想呢?严格地说,我的大多数思想都不是原创的。关键在于我阐述思想使用的词句。
- 人们知道,你不认识的人,或者仅仅靠电子方式联系的人,很难靠得住。
- 我相信,记住图像比记住概念要容易;画面停留在脑子里的时间比技术属于更长。我喜欢用图片充实我的演讲。
- 我发现,伟大的艺术品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们极为尖锐地表现了人类的某种困境,或是指明了人类所处的某种环境。
- 创新的源头往往就在于关注人们熟视无睹的细节。
- 三叶草、甜甜圈、赛艇队、组合是人生,都是我尝试的例子;把概念性观点转释成令人难忘的形象。它们就是我所谓的低清晰度概念。他们没有精确的定义,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它们试图鼓励你思考,而不是要替代你的想法。我的目的是要为听众解释人类的世界,而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去应付他。
- 我的着眼点,越来越多地从“如何”类的问题,转到了“为什么”类的问题上。促使我不断提问的是苏格拉底式的冲动。
- 我关心人甚于关心组织,毕竟组织只是人类的工具。我以为,如果组织更认真地对待个人,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广义上来说,组织是社会的奴仆,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为我们提供所需的东西和服务。我们依赖它们,是因为它们更有效率。
第17章
- 学会少留心自己,多关心别人。
- 如果你带着麦克风让别人说话,你就必须仔细听。
- 只有接受过去并超越过去,国家才能前进。
第18章
- 亚里士多德建议我们试着躺到灵床上,想象自己到了人生最后一天,该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请设想一下,当你垂垂老矣,马上就要告别人世。在追悼会上,你希望你最好的朋友为你宣读怎样的悼词呢?请简短地写出来。
- 犹太人有个传统,除了具体的东西和金钱之外,人在世的时候还有把信仰和价值观正式传给继承人,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奉行不渝。
- 我读了很多书,或许到了晚年再把读书当成消遣更好一点。
- 待在你现在的地方,做你现在做的事,尽你所能做你擅长的事。
- 躺在床上,我再次意识到生活是多么短暂。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13/08/19/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