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史玉柱自述》

作者: 剑飞 分类: 思想随笔 发布时间: 2014-01-24 04:25 ė11,092 views 6没有评论
## 《史玉柱自述》
 
营销,最核心的是要了解你是销给谁。把目标消费群研究透了,路子对了,然后再适当用一些表现手法,说法上用一些技巧,把你的这个想法当面给他;把当面说的那些话,变换一种方式告诉他。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这个“礼”字重复得也比较多,容易记得住。这个广告语,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当时也说,这个广告语要打就准备打十年,不能变。广告最怕变,因为你一变,前面的积累就丢了。所以我们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个广告语确定下来了之后,用了十三四年了,广告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表现形式我们每年会变一下。
 
快过年的时候,一些民工要回家过年,要买东西给家里面人。他们在商场就挑来挑去,最后有人拿起脑白金,他买了脑白金。我就上去跟他聊天。
 
广告,它其实是一个投资。它在消费者大脑里面,是对消费者大脑做的一项投资。
 
如果你广告语老变的话,一年两年就变个广告语,那前面的积累就全丢掉了,前面的投资就等于全浪费了。
 
广告是一个积累,最怕的就是打一段时间就换,尤其是打了半年一年就换掉,这样你前面花的钱基本上就全浪费了。所以广告语能不变尽量不要变。
 
最好的广告其实就是推销产品。
 
你卖形象广告,除非是像保险公司这样的,可能它们需要一些形象广告。其实很多公司是不需要形象广告的。剑飞笔记,最好的个人品牌就是出版自己的作品。
 
找到一个好的主广告语,坚持打下去。
 
如果公司是营销驱动型的,我觉得广告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必须一把手抓。对于九成以上的消费品类的企业,它的命脉就在营销上面,营销的命脉又在广告上面。
 
广告公司其实就承担一个任务:把你的创意给你忠实地实现出来,用最好最佳的方式把它实现出来。
 
如果你让广告公司去搞创意,十个里面我觉得有十个要瞎。因为做广告,一定是对自己的产品最了解的人,对你的消费者体会最深刻的人,才能做好。
 
你得体会到、了解到更多东西,很多你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比如消费者那些微妙的习惯,他的文化,他的想法,他的反应,等等。
 
一定得是本公司的最了解产品、最了解消费者的人,他们来创意。他们来创意往往是靠谱的。
 
你看每年评十佳广告,中国评了15年的十佳广告,获奖的十佳基本上都是这种(不知道它是卖什么的)。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二年再评奖的时候,这个广告就不在了,因为这个广告没有效果,或者公司破产了。
 
当年的十差广告,从15年前脑白金就排在前十差里面,到今天还是。包括哈药集团的广告,还有几个企业其实也是这样,年年评最差广告,但是年年就是那几个老面孔,10年了还是那几个,因为它们还活着。
 
广告播放的量我觉得是这样的,该大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大,能大到多少大到多少。
 
我的做法是,非旺季的时候就别播,把钱都省出来,要播就象征性蜻蜓点水点一下,把这个钱都省到旺季时候集中打。不需要的时候别播,需要的时候集中猛砸。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条件允许的时候,隔天播。今天是零,把今天的全部集中到第二天去。明天就会每个台都是我的广告。
 
总之就是要研究一下,怎么样在消费者里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视广告要在消费者脑海里形成印象,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持续。广告要么就别播,你要播最起码有1年以上的计划。
 
隔天播的费用比每天播费用少50%,但它的效果下降得远远不到50%,效果只是略微下降。剑飞笔记:经常在消费者面前出现。正如做个人品牌一样,也要经常梳理自己的故事和内容。
 
或者用季度式的脉冲,就是说这个季度播,下个季度不播,再下个季度再播。或者可以用月度脉冲。
 
脑白金的旺季,一个中秋一个春节。只要是子女回家回得比较多的,就是我们的旺季。光一个春节,一个多礼拜十天左右,销量能占我们全年销量的50%。
 
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广告会非常集中,会很烦人。中秋节一过你又找不到我们的广告了。所以我们的广告虽然给人感觉很多,但其实我们花的钱、花的广告费并不多,总量前五十都排不到。我们总量不算大。
 
我们每年的广告费上亿,这上亿的广告费花费在什么渠道?这个是很复杂的,不同的产品就不一样。
 
比如现在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多一点。为什么在中央电视台做得相对多呢?因为中央电视台它的覆盖面广,我们调研过,在乡镇一级,中央电视台占据绝对优势。
 
城市里面现在不太看中央电视台,尤其到广东,比如广州,几乎就没人看中央电视台。但是你要到镇一级村一级地区,他们平时电视开着,往往就是在看中央电视台。
 
我们的产品是全国性的,而且它的消费是以三线城市为主的,小城市、县城和镇这一级市场为主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中央电视台就是我们主要的渠道。
 
所以我们现在采用的方式就是,中央电视台为主;然后富裕地区,在市台和县台做;其他多数地区,就在社会上流动总额稍微偏大的省台给予补充。我们现在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策略。
 
前面说在选地方广告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在各个镇一级或者县一级地方看的人很多,在广东地区或者其他富裕地区看的人少,甚至没有人看。这个信息哪里来的呢?这个是我们自己调查的,我们各地方分公司,每年会定期搞
 
几次入户调查,然后通过调查统计出一个百分比。
 
一个城市只要统计100户就足够了。不用像央视索福瑞那样,他们都要清楚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我们不要,我们只要个位数准就够了,就能知道个大概。
 
大概趋势是这样的,就是城市越大看央视的越少;城市越小,看的越多。这样的话做全国性产品,其实还是离不开央视。因为中国人口是金字塔形的,真正的塔尖,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占比是最少的。
 
其实所有的产品,不管是国内的或者国外的产品,就全国性消费品而言,在这三个城市全是亏钱的,销量有可能做得还可以,但费用太高。
 
其实越下面的城市越赚钱,越下面的成本越低。做北京、上海、广州,其实是为了辐射它们周边地区。
 
获得便宜的广告资源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还有一套、二套,还有一些套播,套播时间我们可以自己定,这样我就可以放到春节期间播。
 
开始和最早的时候,我还不懂,找到几个台,要求他们刊例价的20%。他们跟我说刊例价的20%做不下来,最后逼一逼就做下来了。后来一做我才发现20%太高了,其实3%就够了,后来我就改成3%,最后硬逼着也都做成了。
 
在销售比较好的地区,大街上贴一些海报;其他地方,在商场门口贴一下海报。
 
甚至比如说农村,在猪圈的墙上也有我们的广告,工厂的围墙上、铁路两面的墙上,也都是我们这样的广告。
 
我们城市的人会觉得那个档次太低了。但是你去农村调查,农村人不觉得低,因为他们就在那个环境生活着,又不是给城里人看的。
 
你是给农村人看的,农村人不觉得低,那就可以做
 
另外,那个做起来成本很低,50块钱可以刷一面墙,一搞可以搞1年,其实挺好的。这是跟另一个保健品企业三株学的。
 
刚导入市场的时候,我们有3年时间,报纸广告大过电视广告。后面就开始报纸广告逐渐逐渐削弱,现在,报纸广告基本上停了。
 
营销没有教科书,要靠自己摸索、体会。所有这些策略、经验,都是我在失败中摸索出来的,交学费交出来的。反正是,我觉得如果你要看教科书,你学到的是零,教科书里面是学不到东西的。
 
你如果听有实战经验的人讲,能学个5%~10%。真正剩下的还是靠自己干,自己在干的过程中摸索,在干的过程中去体会。
 
好广告都是改出来的
 
广告,是必须要试的。
 
其实好广告,好像都是改出来的。
 
试销就很重要,不要怕因为试销耽误3个月耽误6个月,不要怕,因为它让你少犯错误,它会让公司更安全。
 
所以我们一个新广告出来,即使我们销售已经都在全国推开了,销量比较稳定了,我们每修改一个广告还是要拿到很多城市里面去做测试,跟踪3到6个月,看效果。
 
广告发现错误就要改
 
广告其实不要怕改,除了电视主广告语(尽量不要变)之外,发现错误就改,发现不好的就改,尤其在试销的时候。但是一定保证往好里改,别往坏的方向去改。
 
怎么去挑毛病呢?
 
还是要走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中间去,到消费者那里去。跟消费者聊天,跟消费者谈心,观察消费者的言行,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去优化自己的营销方案,优化自己的这个广告。
 
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
 
我公司内部就有规定,所有广告部的人,所有搞策划的人,必须要每周访谈50个消费者。
 
每周你必须要跟消费者去沟通。我
 
我又要求我们全国各地的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部门负责人,每个月要访谈30个消费者,好像是这个数字。要让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是了解消费者的。
 
我觉得只要是营销型的,只要是做消费品的公司,除了扫地阿姨,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消费者,只有这样,这个公司的营销方向,公司方向才会少犯错误。
 
消费者访谈要确保都是真实记录
 
我们的访谈是这样做的。访谈完了之后,要有一个访谈录,他和消费者的对话,他说了什么,对方又说了什么。
 
能让人记住的广告,特点就是不停地重复
 
做营销的,就这两项工作:第一项,把这个爆米花机设计好、制造好、调试好,让它的产出尽量地放大;第二个,你要给它足够的玉米。
 
如果广告效果好,广告投入力度又够的话,应该很快就能把你的销量拉起来。
 
选消费力高、成本低的地方试销
 
一定要经过检验才能广泛去播。其实不光是央视,就是跑到一般的地级市,也不能马上铺开去打,一定要试销。
 
一般试销我们喜欢选浙江、江苏的县级市。它编制是一个县,但是它的富裕程度跟一个市,跟全国其他地方市是平级的,消费能力也能跟一个市平级。它有一个好处,它毕竟是一个县级,广告费成本低,所以我们一般都会选到那些地方去试。
 
一般选3个不同类型的县去试,试了之后就每天收集数据,每天调查,3个月下来之后汇总一下,再进行一些判断。
 
毛泽东思想里更多是一些哲学或者一些方法论,他那些东西的运用不光局限于战争。比如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你如果研究研究它,很多现在都还是实用的。
 
十大军事原则里面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他这个思想是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一直在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实我们做企业也是这样,我们做企业能不多元化尽量不多元化,这是一个。
 
第二个,一个企业不是说产品越多越好,不是说产品型号越多越好。其实有一个主打产品,有一个特别大的产品,就够了。
 
产品能少一个就少一个。少的目的是为什么,目的不是为了偷懒,其实就是毛主席说的这个“集中优势兵力”,集中到一点上去,把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全聚焦到一点上去。
 
毛泽东思想里面有很多我觉得是很宝贵的财富。可能很多思想并不是毛泽东的,也可能是孙子的。比如有一点,我觉得跟孙子是很相近的:你2倍于敌人的时候,你不要围对方,你一定要5倍于敌人的时候才去进攻他,10倍的时候才围城。
 
毛泽东有很多东西,有可能是古人的。但是他通过总结,把那里面古人最精华的,总结到他这里面。所以毛泽东思想里面,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战争年代的毛泽东,我觉得应该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人。我没事的时候还在看他的书。
 
我就给自己定一个纪律:同一个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不管两件事。
 
从游戏公司成立到美国纽交所挂牌,用了3年。做《征途》的秘诀在哪儿?为什么别人收费很难,我们就找到收费的那个点了呢?其实都是靠心血熬出来的,只要你路子对了之后,你就不断地浇灌心血。
 
我们过去所有的好广告,其实也都很少有一次性成功的。只想一下,一下出个好点子,然后把它实现了,这种很少的。方法出来了之后,必须不断地测、不断地试、不断地修正,要心血去浇灌,才能出个好广告。
 
网络游戏也是这样。我们的游戏刚做出来的时候,是很不好玩的一个游戏,非常难玩,我每天就在里面玩,平均是15个小时在游戏里待着,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我全在游戏里面。我这样待了两年,外面我都没有朋友了,我也不用手机的。
 
我基本上就在那个虚拟世界真的待了两年,这么折腾,第一,游戏改好玩了;第二,商业模式也出来了。
 
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世界的人无法理解。在那个世界里面,他有他的荣耀,他有他的社会关系,在那里面他有自己的太太,有自己的房子,这个太太是人,不是机器。然后他有自己的家,里面也能布置得很好。
 
如果太太很贤惠的话,这个地方挂一幅油画,把席梦思床搞得很漂亮;然后在那个国家里面,如果他的能量强,他可以当国王,当了国王可以任命宰相,可以任命大将军;如果说隔壁哪个国家来我们边境侵扰了,我们要教训他,他在游戏里面吼一声,千军万马就跟在他后面,拿着刀就往前冲;他的那种成就感,其实我觉得不能说就一定是负面的,某种程度上不是负面的,它是现实中无法体验到的那种荣耀,那种快感。
 
所以作为一种娱乐,有人愿意花这个钱买到这种享受。
 
游戏世界里面,凡是玩过网游的都是应该能理解的。现实中就觉得理解不了,因为你不是那个世界的人。
 
只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生意,都要研究消费者
 
方法很简单,因为我本身就是游戏里的玩家,当然那些玩家也不知道我是谁了,我就跟他们聊天。
 
我有个什么想法,我先是从侧面问他们。
 
我就说,其他的游戏里,想干个什么什么事,你们觉得这个好不好?其他游戏要推一个什么东西,你们觉得怎样。
 
我会问10个、20个玩家,听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意见我再来作初步的判断。
 
只要面向消费者的生意都是这样。
 
只要你这个公司不是做生产资料的,不是做钢铁的,只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我觉得都面临这个问题,你都要研究消费者。
 
网络游戏的传播最主要靠口碑。网络游戏,你如果想把销售额提高,最最核心的是什么?游戏好玩。只要游戏好玩,玩家不愁的,因为靠口碑就行了,玩家可以带玩家过来。
 
你要提高你的销售额,就要靠更多的人知道你的产品,才能提高你的销售额.这种公司就是营销驱动型的。
 
对网游世界的定价、具体操作,因为走到消费者里面,我才少犯不少错误,这跟脑白金是一样的。
 
我做事的时候,最早的时候产生的想法,事后证明,错误的在70%。但是我过去的15年,犯的错误相对来说比较少,在企业家里面我算是犯错误少的,就是跟我后面不断地修正、不断地付出心血有关。
 
其实我就是找一帮人,找一帮专家,研究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未来5年、10年,中国会怎么样。
 
当时我们就研究,未来的银行和保险,10年之后会很值钱。所以后来我就投了这两个领域。
 
银行最主要就是它的贷款质量高不高,如果质量不高的话是要出问题的。民生银行做贷款的质量非常好。
 
我并不是看财务报表这么简单。
 
我要确定投资之前,比如民生银行,我一定要到民生银行里面去,要到它的中层干部里面去,跟他们聊天。我要问一些真话:到底他们这个部门业务怎么样,现在是什么状况,未来会怎么样。就是要有一个判断。到底好不好,还是要有个判断。
 
民生银行机制不一样,它的企业文化有一种狼性。
 
它是这样:我不要求全,我看哪一块最赚钱,哪块风险最小,我就集中精力攻哪一块。所以,小微企业贷款就被它攻下了。
 
民生银行它自己创了一套套路能做,而且很赚钱,贷款利率年息13%。
 
后来当其他大银行缓过神来了,来做这块的时候,民生银行转到2.0版本了。它以前叫小微银行1.0。
 
现在2.0是什么呢?过去它是做散户的,散户还有0.3%或是0.5%的坏账率。它后来改做系统了,就是做一个产业链。
 
民生银行现在正在打通50个产业链,一个产业链真打通成功之后,平均一年有50亿的利润。
 
你就看员工收入,人均收入越高的金融机构越安全。
 
如果金融机构在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抠抠缩缩,然后再去按照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定工资,那种金融机构没什么投资价值。
 
我的一个原则:不了解的、研究不够透的,我不投。
 
如何评价教科书中的营销理论?
 
实事求是,自己多花时间去检验。教科书里的理论,有的是有用的,但很多是没有用的。
 
比如科学的理论,教科书里面肯定是对的,但是像营销,这个东西它是没有标准的,它是很难验证的东西。
 
那些理论,尤其是早期的时候,都是一些广告公司瞎编的,美誉度这个度那个度,一大堆衡量指标,都是骗客户、骗厂家多掏广告费的,这种我觉得没什么用。
 
还是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怕要自己多花一点时间,也还是要多想一想,多完善完善,多花一点时间,去试一试,去检验。
 
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情愿慢一点,但是减少一点错误。就营销方面,靠教科书那个风险更大。
 
创业应该注意哪些?
 
创业,最好主攻一个方向
 
关于创业有几点。
 
第一个,不要搞多元化,尤其企业不大的时候。我觉得能少干一件就少干一件,不但不要多元化,而且创业的时候最好主攻一个方向,要做就做一个产品。你要做这个产品还不能说平均用力,一定要把你的核心竞争力那一点用足。聚焦聚焦再聚焦。凡是你想干的事越多,你失败得越快。
 
再一个就是,我觉得在公司内部,民主集中制很重要。
 
公司的决策一定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任何一个人脑袋都会犯错误,你是老板,是个天才,你也会犯错误。我前面说,我过去自以为想成熟的,70%的都是错的,我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错误的东西是很多的,所以我只能和自己的企业内部骨干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决策权一定要民主。一旦大家共同努力,某个想法认证完了之后,就要果断地决策。决策完了之后,只要不是方向性错误,就要坚定地执行。不要经常停下来调整调整,再停下来调整调整。有时候登山有很多条路,有可能你选的这条路不是最近的,有可能远一点,但是如果你坚持走;总比那种你走了一条路,发现不是最近的,说另外一条路近,然后再下山再去登那条路,发现又不是最近的,登了一半再下来,总比那种好。所以公司管理机制上,.要尽量地走民主集中这条路。
 
营销驱动型公司,我觉得老板必须自己抓营销,必须自己抓广告。只要老板不自己亲自抓的,这个公司一般没戏。
 
如果是靠一个副总抓的,那这个公司如果有戏的话,将来这个老板肯定要被这个副总开除掉。
 
因为老板亲自抓营销,就意味着这个公司的命脉是掌握在你手里了,其实比你掌握着资本还重要。
 
对于营销驱动型的公司,营销就是个舵,你作为一把手你自己都不去管这个方向,管这个最重要的舵,那这个公司很容易出错。
 
老板重视,并不是说老板一定要比别人聪明。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老板比员工还是聪明的。但是即使你不聪明也没关系,因为只要老板重视这件事,整个公司上下都会重视这件事。
 
如果老板一年都不听一次广告的汇报,这个公司搞广告的人都不用心了,都想换部门了。所以老板亲自抓,其实是必须的。
 
像网络游戏,我就亲自抓研发,也就是产品,产品的体验。
 
这个也很重要。大家一看我抓,所以整个研发人员,就特别注重这块,去开发个新功能,特别注重消费者的感受。消费者会不会评价好?好还是不好?这个对公司就有无形的压力。
 
广告也是。我一抓,全国的骨干、分公司经理、总部的人,就每天自己也在那琢磨广告的事,消费者的事。
 
老板亲自抓,更大的作用是:整个公司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会往那个方向去流。老板不管,那个地方资源是缺乏的。
 
创业者如何统一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
 
创业的时候,究竟是做自己喜欢的,还是做市场特别有需求的?我觉得取决于这个老板的性格,如果老板是浪漫型的,那就应该做自己喜欢的,如果老板是一个任劳任怨的,那就是做需求。这个跟老板性格有关。
 
我的用人心得
 
选人标准就是两个,毛主席说的又红又专。
 
红,指人品好;专,指他的业务好。
 
红,我想稍微有一点经验的人,其实他的人品早期还是能看出来的;专,其实很大部分跟培养有关。
 
你如果给他放那个位置,却不授权给他,那他永远专不了。你要把他放在那个位置上,还要授权给他,然后就培养他。
 
要允许下面的人犯错误
 
用人,他可能是70分,我可能是90分,我授权的时候,我就要忍受这个20分的差距。必须忍受,我也能忍受。
 
我授权比一般的老板会彻底一点。就是下属非常坚持的,如果我又不是说100%有把握的,我一般不会否决他。
 
我还是觉得,选中了人,然后给予授权,给予科学的一些监督,就行。
 
我的几个企业,用人都是用的我内部的老干部,但像创业的人,上来就应该这样:你先带他带一段,送一段,然后充分授权,因为他只有在充分授权之后,成长才能更快一点。
 
怎样跟媒体打交道?
 
跟媒体保持距离
 
媒体,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能少打交道就尽量少打交道。因为媒体记者对你干的这一行不一定熟,你的消费者他也不熟,你的行业主管他也不熟,他听你的话的时候,很容易把你的意思给曲解。
 
媒体这块还是保持距离好,现在不是有微博了吗?有什么东西在微博里写写就够了,我觉得不用接受媒体采访,这个对企业主来说可能是最安全的,能不接受尽量不要接受。
 
媒体会不会给我们制造困扰?
 
我们的网络游戏公司没有遇到过,因为网络游戏这块本来就不投放传统媒体的广告,而且我们在美国上市,在国内也不需要做广告,所以没有。
 
保健品是经常碰到,每个礼拜都有。比如哪个媒体,一般都是报纸,过来说,你要在我这地方投广告,你要不投我的广告,我就曝你光。
 
曝什么光?
 
他说我们收到一个“人民来信”,其实他自己写的,说你的产品有毒,或者你的产品没有效,或者在你的产品里发现一个苍蝇,等等这种事。
 
开始的时候我们忍气吞声,最后我也想开了,你这种方式我一律不登,最后也就出过两三次事,也没多少。
 
现在我不管了我不知道,反正我管的后期,频次已经少很多了。可能一般来讲,就是那几拨人,一旦敲诈几次敲诈不成,他就不找你了。
 
敲诈成功之后,他同一个体系的其他人再敲诈你,换个媒体继续敲诈你。
 
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很厉害的。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尤其做面向消费者产品的企业,其实经常会被这个困扰。
 
过去我管的时候,几乎每个礼拜都有,中央媒体地方媒体都有。我们都不让他得逞。
 
他跟你说话的时候,你录音就行了。我们处理过很多次了,最后每次只要一遇到这个电话就给他录音。对方真威胁你的时候,就说反正我有录音。
 
对于广大创业者和想创业的人来说,每一份成功,都是靠心血浇灌出来的,没有投机取巧。
 
你看着别人成功好像很容易,但别人一定是靠着心血浇灌出来的,就别指望有太多的捷径要走。
 
希望大家在创业的时候,或准备创业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就是将来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浇灌到某一个点上去,把那一个点浇灌得足足的,让它充分地滋润,我觉得就有可能成功。
 
首先强调一下策划的地位,一个企业付出最大的成本、最大的浪费并不在于他的实际操作,实际上决策失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最高的。
 
所以一个策划决定着一个产品成功和失败的命运,以前我也强调过做好一个产品要过三表。
 
产品关
 
第一关是产品关。
 
产品关,针对保健品来说,这个产品必须是好产品,而且对于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消费者自身能够感受得到,这样才有利于策划,有利于这个产品做长,符合了这两个要求,这一关就能过。
 
策划关
 
第二关是策划关。
 
一个好产品决定的是你这个产品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损。
 
第三关是团队和管理关,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的建设。
 
策划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策划,所以这次我们要求每个分公司都抽一名员工来参加策划培训,以后专职做策划,就是我们要加强策划的力量。
 
所以在营销活动中,我们付出成本最高的就是策划的成本,而不是电视、报纸的费用。
 
1994年,中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做广告的多起来了。我们有一个成功的广告,那就是树“巨人集团”整体形象的5秒广告,这个广告使巨人集团的知名度大增。
 
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是加班加点。当时我带了几个人做策划,最难的是广告语,这个广告语要既简单又有冲击力,几经讨论,最后从邓小平的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为“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
 
这个广告语对启动“脑黄金”起到很大的帮助。首先它引起了争议,另外它有冲击力,因为当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叫得最响的一句口号。
 
凡是做好的产品,大多数名字取得不错。
 
定价不能片面地光看调查结果,要在调查结果上进行分析,
 
关于包装。1997年1月我去美国,在美国的超市里看到有一个药的包装非常好,是一个蓝色的渐变,是一个小盒子,界面的颜色非常漂亮,而巨人又是以蓝色调为主,所以当时就把这个盒子给策划部设计。设计第一要大,送礼体积要大,第二个按照我提出的这个风格来设计,后来考虑到我的要求与巨人的风格相距太远,就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觉得这个设计的包装的界面很好,然后又加了一个彩条,因为光是蓝色就死气沉沉的,加个彩条就活跃了一下。那个包装设计好之后,就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制作出了两个盒子。
 
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最先跳入眼帘的产品就是他要购买的产品。后来发现,三盒放在一起最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到农户里去和他们聊天,了解消费者。归纳、总结,一个村不行,总结,再到另一个村,后来有人就问“你们有货吗?”我们在锤炼我们的说服技巧。
 
那时候公司大概有二三十个人,把工作安排好之后,我就离开了——当时我们在深南大道那边。
 
后来,安排好之后,我说,我要去搞房地产开发,我要外界找不着我,我就回到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别人找不到我,我就租了个学生公寓在里面,我待了半年。这半年真的没怎么出过门,当然吃饭的时间我要去学生食堂吃饭的,其他的时间我一般不去市区。因为我们公司我是唯一的研发人员,所以只能我在这干活儿了。
 
我就关了半年,然后拉几箱方便面,当时条件好,方便面都是挺好的方便面。我还买了冰箱,关起门就开始研发。
 
后来,半年后就研发出来了。
 
研发出来就投放市场,投放市场的效果——因为这个产品的确比当时金山的产品要好,再加上营销又有个突破,所以销售额又继续上了一个台阶。营销上要有个突破,我闭关出来之后,我自己这样想。我当时就要开发M-6403了,就是我们的第三代产品,这个产品名字比较长,叫“M-6403巨人汉卡”。
 
一个企业必须在这个行业里面形成你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搞多元化,你就无法形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没有深入行业进行研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很多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其实那时候悄悄地干着这些,我们觉得很踏实很充实的事。
 
这时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纪律,就是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没有把握的事不要做。
 
我对自己的负债率就有一个控制,像我在珠海巨人出事的时候,负债率高达80%。后来我就跟自己这么规定的:5%的负债是个绿灯,是安全的,10%的负债就要亮黄灯,15%的负债就要亮红灯了,不能碰了。
 
不走高负债这条路,就走低负债率。这样的话我们公司是安全的。
 
真正做事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要把困难估计得充足。
 
不要光是整天生活在闷事中,但真要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胆子小、谨慎、脚踏实地。再一个就是上来做事要规范,想要做大事,一定要规范,做小事不太规范好像时间短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你如果想干个事,做得比较长久的,所有事情都要做规范。
 
以后你们年轻人要创业,要想真心创业,从第一天开始就要规范
 
搞营销只有一个词,唯一的一个词,就是你的消费者。
 
所以不管哪个行业,你要想找老师的话,你就找你的消费者。你把消费者研究透,你的营销方案就出来了。
 
首先我作为公司核心人物,对我有一个考验,我这个人,首先他们会观察你,第一你是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一个人,你大不大度,如果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一有风吹草动,肯定就会离你而去。
 
第二点你对人真不真诚,你对你的部下真不真诚。如果你对你的部下内心不真诚,你会在你的言行上表现出来。
 
一个团队好不好,首先作为核心人物你的老板做得正不正,你做得不正,这个团队肯定会散掉。
 
作为我就要琢磨员工,他为什么要跟着我干?
 
感情有时候有不可替代性,除了感情因素之外,他跟着你干主要追求什么?要仔细罗列,能罗列出几十点,但我认为其中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点收入,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板心里要明白是不是大声实事求是说出来,他凭什么跟着我干,就是为了钱。
 
员工该拿的钱一定要给他拿,除了正常该拿的钱之外,如果他有贡献的话你还是要给特殊的收益,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追求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结合过去的教训,我们总结出来,如果再投资,要本着几个原则。
 
第一,这个投资一定是朝阳产业,如果不是就不投资。
 
第二,要看这个行业你熟不熟,熟的就做,不熟的行业不做。
 
第三,你的干部队伍具备不具备,在新的投资中,你企业人员最大的特长能不能发挥最大,发挥出来就做,发挥不出来就不做。
 
第四,发现苗头不对要当机立断不做,如果你撑到最后,结果你的资金就会被耗光。
 
以上是我第一个教训,就是关于投资的问题。
 
泰山产业研究院、金鼎俱乐部,我主要就是这两个社交圈,这两个圈的大部分会我参加,我现在的企业家圈子基本上都是这两个。
 
我曾经失败过,而且失败得轰轰烈烈,我觉得成功时总结的经验往往是扭曲的,但一个人失败后的总结教训那才是真的值钱的,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有一些
 
价值的,如果和他们交流,我更愿意谈我失败的过程和我的一些体会。
 
关于投资理念,我觉得是这样的:没有把握的事不要投,千万少投一些。如果你觉得一个项目可投可不投一定不要投,如果把握不大,不要投。
 
在现在的社会里面,在现有经济高速成长期,机会是很多的,投资要少,但一旦投最好要把这个投资投好,能让这个投资获得巨大的成功。
 
作为一个公司它其实就是提供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首先任何一个成功的产品,如果它做的时间长,这个产品一定会对消费者有帮助,如果没有帮助,一定不会做长久。
 
假设脑白金骗人,这么多人又在买,是不是靠营销?营销固然重要,但是它的基础一定是好产品,要产品本身对消费者是有帮助的。
 
我觉得一个企业想做大、做持久,一定要做好的产品,负责任的产品,否则这个公司根本做不起来,至少做不持久。
 
段总(段永基)以前跟我说过,成功的时候总结的经验是扭曲的,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才是真实的。这个细细一想,很有道理。你想我以前在成功的时候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东西都是字面上的、官面上的东西。但是在逆境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东西,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还都是真的。所以这个逆境,它积极的方面还是很多的。
 
人的成长最快的时候,真正的成长的时候往往都是在逆境中,像我们的几个伟人,他们都经历过很多磨难、很多逆境。你看邓小平三起三落,每一次再起来的时候都比前一次走得更高;我们的主席也是,在苏区的时候也是被打击得很厉害,但是他一旦走出这个逆境之后,他的水平比以前会更高。所以对逆境要一分为二地来看,这是一个关于逆境的认识。
 
第二,在逆境过程中做的事往往是比较冷静的,而在成功的时候,说是说要头脑不发热,但我估计做到是很难的。
 
总结一下,我觉得我们能从低谷起来,最核心的还是我们在低谷的时候能很冷静地思考,总结自己过去的一些不足、错误、失误,然后能加以改正,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下面我就谈谈在低谷怎么样站起的事。就
 
第一个就是不灰心,不能因为低谷就灰心,如果灰心了可能希望就不大了。实际上低谷你要真正地辩证地看,也不会灰心,它有消极的一面,但它积极的一面更多。首先不要灰心。
 
第二个要果断地放弃,因为你陷入低谷,往往不会只是一个产业或者只是一个产品,这时候,我觉得该放弃的要放弃。因为陷入困境,很多都是多产业导致的,所以该放弃的时候,要果断地把它给放弃了。
 
第三个,重新起步一定要选自己最熟悉的、能使自己的特长发挥的项目来做,不要选那些自己不熟的,尤其在那个行业里面,你还没有交过学费的。
 
你只有交了学费,你对这个行业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所以一定要选自己最熟悉的行业。
 
第四个就是聚焦。我们自己说话叫聚焦聚焦再聚焦。
 
你这时候只能做一个项目,而且这一个项目,从科研开发到销售、生产各个领域你还不能平均用力,在这里面,你还要重点去攻某一点,然后把你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往真正最有竞争力的那一点去聚焦。
 
最后一条,就是要善于在低谷的时候及时地做些总结,尤其是制定一套规章制度,因为当你复苏后,你制定的规章制度往往又不合理了,所以在最低谷的时候去制定规章制度是最合理的。
 
你失败的时候的那些教训,它是刻骨铭心的。你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的时候,你去回避了它就行。
 
我们就对自己说,第一我们不定远大的目标,但是在战术问题上要把每件事给做好,做到最好。
 
第二点,我们是在选自己的业务方面有几个原则。第一主营业务要少。主营业务,就是集中自己绝大部分人力、财力去做的事,原则上只选一个。当不具备开辟第二个战场的条件的时候,就不去开辟。
 
在选主营业务的时候,还有几项细的原则。第一个就是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坚决不做;第二,不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不做。就是问自己,我们企业和其他企业来做同一件事,我们有没有特长?如果我们能做,别人也能做,这个事,我想尽量别去做,因为中国的竞争太激烈了;第三,不是朝阳产业不做;第四,没有
 
足够的人才不做;第五,没有资金也不做。就是这样,我们定了一些原则。
 
当然,我们也搞一些其他的投资,但投资我们也有个原则。
 
第一,所有投资部门不能投自己的人力,就是我要保证我们的本部人员的精力全投在主营业务上。就是不投入人力,变现方便。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现在也适当投了一些,比如像我们最近投的就是华夏银行
 
另外变现要方便,就是将来我的主营业务出问题的时候,他能变现,能为我们的主营业务给予一些支持。但是不能在上面投入的精力过多,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我想谈一下,关于选项目。一个企业实际上并不是动作越多越好,就是说我今天投入一个项目,明天又搞项目改造,后天我又干什么,实际上一个企业动作是越少越好。能少做一个动作,就少做一个动作。动作多了,失误的概率就大。但是认准一个项目,你就猛投。
 
最后一点我想谈一下关于人才的战略问题。因为一个企业最核心实际还是靠人,巨人重新起来,资金没有多少资金,实际上还是靠我们这批人。人确实是十分关键。
 
我想谈一下我们人才的几个观点,第一个我们不用空降部队。外面哪个人是个MBA毕业的,是个海归,这个人有多大本事,然后聘来做总经理,这种事我们不做。不是说他没有本事,而是中国很多企业的特点造成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其他的企业里面,是个人才,那只能说在那个特定环境下,是个人才。换了个环境,你就不一定是人才。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呢,现在外面知名度高的说是人才的,实际上有很多也不一定是真人才。因为是真人才的人啊,往往是不爱说话。实际上,真正的人才很少说这句话“我很能干”。
 
我看我过去用过的人里面,真正能干的人很少说我的水平高,我怎么样,凡是直接就说我的水平很高的人,最后来看,没有一个是人才,因为他都满足了嘛。
 
就是让最了解情况的人有决策权。他对他最了解的那块有决策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授权。
 
关于人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少引进一些战略人才,多引进一些战术人才。企业制定战略的人不需要很多,如果一个企业制定战略的人太多,就会整天在一起夸夸其谈。
 
制定战略的人是谁呢?就是公司董事长,他定的。然后他负责到处打听消息,开拓知识面;如去读书,今天跑这个经济学家去听,明天跑那个企业家去交流;然后身边再安排几个顾问或高层人员,进行培养。
 
往往水平不高的人自封为战略家,因为那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办法证实的。而战术问题是,你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你做不出来就是不会做。
 
企业制定战略的人很多的话,容易混杂一些夸夸其谈的人,鱼目混珠。当然,大家不必像我们一样,可能我们有些走极端。
 
一个企业最后倒下了,陷入困境了,大部分还都是因为它做了它不该做的事。
 
在中国做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低调一点麻烦事少。太高调了麻烦事多。
 
在最低谷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回顾我的过去,我哪些做错了,思考如果我要再重新创业的话,哪些地方我是需要克服的,哪些错误是不能犯的,我过去到底有哪些缺点。
 
我觉得这一段的思考,包括和内部(员工)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让我的部下来批判我,这个过程对我来说,虽然不能说是脱胎换骨,但是至少我整个人的思维方式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包括工作习惯、一些做法,变化很大。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从一个傻小子一下变成一个相对理智地做事、搞企业一个人。
 
人在顺利的时候,成功的时候就要做到胜不骄;在失败的时候就不要轻易服输。你有个不服输的劲头,再难的关都能过。所以我建议他们(创业者)在这个时候能坚强一点,没有过不去的坎,当然也不是靠睡大头觉睡过去的。
 
第一条就是说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
 
分公司要向上面报销售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可以报少,但报了就一定做到。这个气氛一形成,公司在这个方面就很踏实。
 
给产品取名字,最好用老百姓日常说话的时候经常出现的词,那些深奥的词记不住。所以第一次做产品做了脑黄金,它是一个起点,后面就老喜欢往上面靠。
 
其实做保健品最关键的两点:第一,它从理论上是不是真的有效;第二点,它的效果,消费者自身能不能感觉到,如果能感受到,他就会通过口碑的方式给你传播出去。
 
其实保健品要真赚钱,靠广告是赚不了钱的,因为广告成本太贵了。真正赚钱要扩大消费者,不能靠广告;广告只能起一个引子的作用。
 
未来的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我觉得他需要两个:第一是他个人的悟性,没有悟性的话你应该去打工,不一定去做一个创业者,悟性可能是天生的成分很大,就是一个要有悟性的人才能作为一个创业者的领导者;第二个,他要很勤奋能吃苦。
 
就是这两个,少一个我觉得都不行。这两个加起来我觉得他就成功了一大半。
 
创新首先不是一个口号,一切应该从实际出发,要以企业的实力为基础。该创新的时候,就要坚决创新,不需要创新的时候,就坚决不搞。
 
努力耕好自己的田,别天天盯着别人的田。
 
实业家和资本家的区别:实业家要善于发现机会,果断抓住机会,组织人力财力,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资本家要抵挡诱惑,耐心等待机会,直到金子出现在脚下,才轻轻弯腰捡起。实业家创造社会财富,资本家优化社会财富。中国的实业家成功后,往往都不自觉地向资本家过渡。
 
一个企业家告诉我:“我付了1200万请了个策划大师,为企业做一套策划。”我惊讶:“这么贵?”他:“他成功策划了你东山再起,我才请他的。你和他很熟吧?”我摇头:“没你熟。我压根就不认识他。”号称策划巨人东山再起的有10多号人。策划只能靠企业自己做,外人不可能更了解你的产品和消费者。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14/01/24/4156

0
Ɣ回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