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美学随笔》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作者: 剑飞 分类: 知识管理 发布时间: 2015-03-11 20:57 ė11,474 views 6没有评论

前面说到,写这个系列是希望把书中的一些观点提炼出来,如果读者觉得有用,也去找这本书来看一看,并进行运用。尤其是身边的朋友们,看了之后,说不定可以讨论到里面的一两个人让人回味的点,那下次见面的时候也多了一个话题,或者是多了一些默契。

实践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某事物

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只有切实的去做,才能感受到其中各种境况,而只有做到一定程度,才能融汇贯通地掌握事物本身。

那些把一生都花在阅读并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人就好比熟读各种游记以细致了解某一处地方。熟读某一处地方游记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这一处地方的情况,但归根到底,他对于这一处地方的实质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和透彻的了解。

有时我们听到一个理论,觉得非常有用,也会觉得它很简单,于是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具体来说,从很早前我就知道,写博客、写文章是有好处的,而且觉得一天一篇博客也不是很难,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已经真正“连贯、清晰和透彻地了解”写博客这件事情呢?也许只有在写到一定程度之后,才真正地理解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本身。

写随笔感想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过程,几年前知道一个作者每天会写7000~8000字,并且连续好几年都这样。当时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情,直到进行了几年的随笔写作,也就是每天都记日记,发现很少有达到这个数量,才知道并不容易。大家可以试试一天写作2000字,并坚持三个月以后的时间试试。 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先不用管它,尽管去写,凑够做出再说。这个方法也用到了语音写作中,从而将语言写作提到一定程度。关于语音写作,如果有时间会将之前的一些文章整理出来。

思考重大问题时分多次进行

思考的任务必须定额分开几次完成。这样,许多之前被忽略了的东西就会随后引起我们的注意;甚至我们厌恶和不情愿的心弁也会慢慢在这过程中消失,因为我们讨厌思考的这些事情一旦被我们清晰把握以 后,就会显得更加容易忍受。

书中提到一些关于重大决定应该注意的事项。当我们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时,要注意多次思考,特别是一些没有头绪的问题时。而这其中也会让我们对原本没有头绪问题变得更加有头绪。在这里想到罗素在《幸福之路》中提到的多种兴趣爱好,一个具有多种兴趣爱好的人,会很容易地让自己从一个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绪中去,从而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这也提醒我们要找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可以从一个角度转移到下一个角度点,比如写文章累了之后练练E迅。

思考理论问题时必须等候恰当的时机,甚至具伟大思想能力的人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可以自发、自为地思考。因此,把自发思考之外的其他时间用于阅读是不错的做法,而阅读是自己思考的代替品并且为我们的精神头脑提供了素材,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别人为我们思考事情——虽然这始终是以某种并非我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我们不应该太多地阅读;只有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不会习惯于头脑的代替品和荒废了认识事物的能力。

这里给出了一些建议。有时候朋友会问,“现在到底是写点东西呢,还是看会儿书呢?”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也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还有很多书要看,等看完了之后再来写点的东西。后来发现,一些阅读过程中的想法若没有写下来,放下书本之后,就再也没有想起。后来采取的方式是,如果在阅读中有想法,就立写下来,这个过程中也反复了几次。直到后来读到这段话,才体会到,只有在没有多少思路的时候,才把时间用于阅读,因为哪怕“具伟大思想能力的人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可以自发、自为地思考”,需要吸收全新的东西。

Ps:这个系列不知道能不能把前后说完整了。如果是数据的东西,可以前后找到数据进行对比对照,而文字东西会涉及到一些假设,这些假设与当时所处的思维状态有关。因而有时候这样写下来了,在下一个时间点却不一定这样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自己过去的作品有时候会觉得怪怪的感觉。

社会科学,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这意味着昨天还站得住脚的假设,今天就不再有效,甚至瞬间就变成完全错误的理论。——《21世纪的管理挑战》

人的想法也是这样的,今天还这样解读这一段,再回头看,想要重新解读一遍。尽管如此,暂时先这样写下,若后面不同的看法,再进行更改。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15/03/11/2908

0
Ɣ回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