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语写里思考时,可以写些什么?

作者: 剑飞 分类: 思想随笔 发布时间: 2022-08-14 00:05 ė112 views 6没有评论

作者:灵休

文字中的静静行者,时光里的漫漫旅客

语写开始时间:201963

目前语写1166天,累计完成3399万字

时间记录开始时间:2019910

目前累计记录时间1067

有小伙伴问,语写很久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学会思考?是不是追求速度的表达方式会影响思维的深度,还是基本功没练到位?

 

在语写中已解锁所有深度思考方法,我是远没有达到的,它也未必是刚需。语写里包罗万象,有的是成长的方式,可以各取所需。只能将已有的尝试,给疑问的小伙伴浅聊些经验。

 

1

用语言的有限

创造思维的无限

 

在我有限的经验中,语写速度阶段的忽略逻辑,不是否定逻辑,而是初级阶段的练习策略。在享受表达内容之前,先培养新的表达方式,熟能生巧地建立起嘴巴与大脑之间的通道,这是语写训练的第1步,远非终极。

 

此时我们训练的重点不是有序,而是有路,常能感觉到,语写就是不断建立和加强大脑神经元间的通路。所以,看似别人在跑步的时候我们在修路,进度变慢了,但是一旦修好,山间小道绝对比不过高速公路。

 

这个过程,也是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区别。比起追求质量,暂时性的放下质量难度更大,如果不是有效指导下的刻意练习,做到退后几步再加速向前,并不容易。

 

好消息是,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不需要太久就可以突破速度。当我能越来越迅速的捕捉念头,才发现无论嘴巴说得多快,都没有办法赶得上思考的速度。

我们的思绪可以一秒钟转好几个弯,远远把嘴巴甩到后面,可以尽情地用语言的有限,创造思维的无限。

 

但不那么好的消息是,无论你嘴巴动得有多快,输出了多少文字,如果不在表达的时候有意识地触发思考,它不会自动产生。

 

决定思考质量的不是表达的方式,是思考的方式。

 

那么语写的表达方式,对思考并没有出众的地方吗?当然不是。语写是非常好的思考训练场,是极丰富的思维素材库,足够自由,也足够包容。

 

在充斥着是非判断的生活中,语写提供了一个足够丰盈肥沃的土壤,去享受没有尽头的思考之乐。 

 

2

不完美就是完美

 

因为思考没有尽头,所以无论是每一次的语写,还是正在下笔的这篇文章,都是在展现阶段性的幼稚。这是一些小伙伴在语写中不那么愿意思考的原因之一,它永远无法完美。

 

将一个观念反反复复地推倒重来,在语写中很常见。我们对于事物的了解,常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混沌。最敢下定义的,是刚刚看到轮廓的时候,而当深入细节,原本清晰的轮廓却开始模糊了。

 

就像开始刚语写时,想要定义它很容易,而现在想要说清楚语写是什么则很难。

 

说不清楚怎么办?说不清楚也要说,想不清楚也要想。不清楚可能更有意义,就像黑白认知间的灰色地带,更宽阔,也更有思考的余地。

 

在向前走的每一个位点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色彩和侧面,可以给不同时间出发的小伙伴,留下各段进程中的参照点,去看见成长的步骤和曲线,看见从0~1的过程。

 

也只有接纳内容上的不完美,才能打造行动上的完美,再让行动上的相对完美,促进内容中的不断完美

 

再进一步,有真正内容上的完美吗?信息可能有,知识偶尔会,可智慧上很难。信息是单点的呈现,知识是信息有意义的连接,智慧是透过知识看到更深远的理念。

 

花开了是一个信息;大多数的花会在春天开放而后凋零,是一个知识;虽然每一朵花最后都会凋零,却愿意尽情绽放不浪费每一个春天,这是一种智慧。

 

却不是唯一的智慧,我们还可以折射出不同的角度。比如,那些不愿意开在春天的花在别的季节里更容易夺目,所以舞台不仅在一处;比如每一朵花只需要开出自己的样子,美需要多样性,才能姹紫嫣红。

 

这样的展开,还可以有很多。知识不是极限,智慧也没有唯一的答案,正因如此,语写里可以尽情玩耍。可以从任何一个单点入手,或迁移或联想或类比或转念,不断扩展看待事物的视角。

 

自由才能创造,创造的是对世事更辽阔的眼界,和因此而自生的智慧。正是完美的不可能,才给了表达足够丰富的空间和足够包容的宽度,从这个角度上说,它是另一种意义的完美。

 

3

去看到每一块砖

 

思考和智慧要从哪里入手?直接迎面形而上的终极理念吗?如果是天才可以如此,作为普通人,则要蹲下来,认真去看眼前的“每一块砖”。

 

这个理念来自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对于写作和智识的探讨:一个学生想写篇关于美国的500字短文,老师说这个题材太宏大,让她聚焦到一个城市,结果写不出来。老师让她那就选择城市中的某一条街,还是想不出有什么可写。老师生气她根本没有去观察,于是点名了街上的一栋建筑,具体到正面墙壁左手边上面的那块砖开始写。

 

结果这次学生一口气写出了5000字的文章,她说就坐在建筑旁,从一块砖开始写,然后是第2块砖。这种直接地不受任何阻碍的观察方式,给了写作无穷的题材,也培养了我们看待事物的信心,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观察。

 

这个故事和语写的理念不谋而合,当我们渴望直接下手宏大的话题,探索那些所谓终极,并不容易找到立足点,无论是文章还是思考,切口小一点,纵深会深一些。

 

也无论是多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流水一般的记录,都可以是书写和思考的素材,哪怕那些最无关紧要的部分也是沙滩上连绵起伏的沙子,贝壳们埋于其中,只要愿意走过去就可以捡拾。

 

这个捡拾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艺术》中把它简述为一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

 

控制是这里的关键词。坐在驾驶座上并不等于在开车,只有手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行驶,这才是真正在开车。同样,只有受我们控制的思维活动才是思考。只要我们在控制自己的头脑,我们就是在思考。

 

再简单一点说,你要花一点力气,在看到事物发生的表层之后,进行有意识的加工,可以观察、分析、质疑,可以解释、评价、判断,可以和别的信息求同存异,也可以在不同的理念间碰撞联结。

 

4

万物连接器

 

我们先来说说碰撞联结。这是在日复一日的语写练习中,经常触发的。

 

总有小伙伴纠结,语写是多发散,还是多聚焦。其实每一次发散都是在强化某个值得聚焦的点,复杂科学里面讲,无论是神经元的链接还是网络信息流,有更多输入和输出的位置就叫做关键节点,最容易被唤醒。

 

那些语写里我们反复提到的人事物,总是实现的情节,或是重点学习的知识,都可以成为这样的节点。我们从这个点出发,于不同角度曲线向前,总会时不时的触及到其他有信息密度的节点,这些节点便牵引思绪的线条反复编织。

 

01 编织的可以是事与事

 

同一天里,甚至是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不同事物的思维方式都有相同的指向性,甚至不同类别的事情之中也总有一些本质相同的东西。

 

我们被激怒的时候,总是被触及到了哪个点?这个社会加注我们身上的枷锁,和我们对于更弱小生命的控制是不是一回事?你过度的想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和叛逆的想要拒绝所有的声音,是不是都同样地证明没底气?

 

当能想明白这些事的关联,我们也就积累了写作的素材。《红楼梦》是这方面的翘楚,每个章回,都在用一个大情节和一个小支线,对比或映衬同样的思想。 

 

02 编织的也可以是事与知识

 

语写之后记忆明显好了许多,尤其是对知识的记忆。因为有足够的容量把所学和生活很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生活中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记不住东西,除了方法和努力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脑不觉得这个信息值得被记住,于是帮我们过滤掉以降低负荷。

 

学以致用很关键,学以致用却未必真的变成某种手艺来利用,可以对生活本身答疑解惑,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记忆的好方法,当然也是思考的好途径。

 

03 编织的还可以是知识与知识

 

木心说,零碎分散的知识越多,越糊涂,要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能成智者。

 

无论是同类别的知识,或者不同类别的知识都可以,无论是寻找其中的相同,或者是看到其中的不同都有用。

 

最简单常用的是类比,类比最重要的是提炼特殊,用一种特殊性,去理解另一种特殊性。比如断舍离和路径依赖,都可以用熵增定律切入思考点。

 

同一时间看不同的书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复盘时常会有思绪彼此呼应。也可以在语写中,多出现“就好像”三个字,主动运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5

从建模到拆模 

另一个帮助思考的方法,是学习各种思维模型。

 

有些模型可以按形象记忆,比如常见的各种金字塔模型,各种冰山模型,或者按不同要素划分的四象限;也有按元素拆分型的模型,比如建立目标时的smart原则,各种人格心理学的分类方式等等;当这些元素之间出现了逻辑关系,就会演变成有思维顺序的模型,比如复盘的步骤,做决策的步骤等等。

 

专门总结思维模型的书很多,在各个不同领域里面学习时,能够看到的模型也很多。语写中,大部分的模型都可以拿来就用,从而简单高效地降低思考难度。

 

模型很重要,但不要唯模型化,每一个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性。当熟练掌握了模型之后,就可以继续玩拆模的游戏。

 

去寻找模型可能的漏洞或者不适用的场景,这个过程在语写中极其合适,或者说我基本上只在语写中才可以有空间和意愿自由探索。这些探索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否则已经被学术共同体否定掉。

 

所谓学术共同体是一小部分有名望地位的专家,来界定相应领域的理论正确与否,再推广给大众。很多理论之所以存在,不是它们绝对正确,而是学术共同体暂时认为它正确。可科学本身就是用来打破的,因为可证伪。

 

既然有被证伪的空间,那么可不可以主动去寻找其中的裂痕?这听起来有些飘忽,其实说得直白些,拿出我们对谁看不顺眼时的劲头,来找茬就好。

 

比如,常常说起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然正确吗?我们所有的需求都一定只能够按照固定层级往上走吗?难道从来没有人在哪怕没有满足温饱的情况下,依旧去追求自我实现的意义?而意义真的是很高级的事情吗,我们无论在哪个阶层哪个阶段,谁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呢?意义到底是种优越感,还是一种刚需。

 

多去追问几个问题就会发现,最大部分第一眼看起来的真理,都有其限制的适用范围。

 

所谓同时装下两套截然相反的理念,依旧可以行事无碍。不是在同一时间跟自己打架,而是懂得每种理念都可以有各自发挥的空间。

 

6

看不见的部分

比看得见的部分重要

 

严格逻辑线脉络的演绎推理,是西方哲科思维的产物,受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我们骨子里擅长的是归纳。

 

用归纳的方法认知世界没有问题,它是最广泛最高效的,我们常说的寻找因果,概率运用,甚至实验研究,本质上都是归纳。

 

但你要知道,对于归纳总结出的结果,要看清楚它的前提假设和隐藏条件,那些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重要。

 

当你知道了一个明星基金产品,网红级爆款,老王老张老李都买了,都赚到了不错的收益,于是也想去买。可是先要看清楚他们赚钱的前提假设,他们是什么时间点,什么价位入手的。买在山脚下和买在山顶上的收益一定不同。并且他们是按多少比例投资的,用100%1%的现金流去投资,心理感受就差很多,最后的操作也会不同。

 

再比如,当网上出现了某个社会调查的结论,要去思考一下结论背后的统计学方法,他到底选择了多大的样本含量?从哪个地方选择的人群,能不能够代表普遍大众?会不会有同质性?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对照组,是不是控制了变量?是一次性的研究还是长期跟踪调查?等等等等。

 

很喜欢在语写中和自己探讨这些话题。我们看到任何一个结论,不要拿来就用,先去检验背后的设计方案是不是合理,依旧它可以适用的情景在哪里。

 

不要妄图用一种方案,一个原理,一份答案找到普适的价值,这是一定会落空的。当我们说着所谓的底层逻辑,一定要弄清楚是哪里的底层,适用什么范围,什么环境,什么人群。

 

并且,与其说逻辑,不如说它是一种隐藏的共识,世界中的永恒真理少得可怜,绝大部分都是适用于有限时空的共识。在和平年代的工商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互利互惠的双赢原则是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开展的普遍共识。

 

这些共识可以参考前人提炼出来的规律,可以去总结周围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而无论哪一种,都最好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实践,并且收罗感性的经验。

 

我们的理性是进化滞后的产物,远没有感性留下的记忆符号更深刻。生活本身是一个足够多样化的试错场。把各种各样的经验材料在语写里面诉说,提炼那些已经成功的,重视最让我们心潮澎湃的,鼓励逐渐在进步的。

 

或者根本不用这么麻烦,越在显意识思考得多,越可以相信潜意识的呈现。学习理性是为了超越理性,真正的高手,能在丰富智识训练后直觉思考。

 

7

放下应该

 

写了这么多,也只写了思考的一点点皮毛。如果只记住一点,我希望你可以松动一些些头脑中的应该。

 

它们大多是未经审视而被动植入的,人和人之间的诸多冲突,也都是来自于应该和应该之间的碰撞。

 

放下应该,思考才启动。

 

却也不必随时都启动,我的语写也常常是由应该开始,但我愿意察觉它,并给自己一个空间,进入到不应该的领域,去做一点点思维的扩容。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还有一段话我很喜欢:

 

“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不曾攀上去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对一些人则是靠着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顺利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还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做到了,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明白提示增生并没有唯一或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就有多少条路。”

 

这些人和路有高低之分吗?未必。可以听别人的经验就满足很好的,可以走最安全的路顺利到达目的地,也不错。

 

只是如若生活在拥有之后依旧留有乏味,那么就不妨尝试一下思考的登山之乐。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于我,可以进行本质思考和终极追问的人,最幸福。

 

答案不那么重要,路径也不那么重要。追求的过程足以让人生无论短长,都可以不落蹉跎。

我们在各自的历史方位上做着各自不同的事情,却得以解锁一点点世界的本真,这件事情足够有趣,也足够没有尽头。

 

就好像语写一样。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22/08/14/11330

0
Ɣ回顶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