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规划人生是一项可以锻炼出来的能力
1
最近三年,每一年都跟着剑飞老师做了人生规划项目。
2020年还是内测版本,当时的名字叫“90岁前的每一年生日”。
这一年剑飞老师的要求很简单,每一年生日写1000字,写到90岁,用完成时的方式描写每一年的生活。
出于好奇,我选择尝试。可写的时候,感觉好难。
写2030年前的事情,勉强还能发挥一下想象力,人生最后十年的事情,也能大概写得上来,因为人生最后的岁月,会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可中间的几十年,就很难想象了。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也太难了,未来的生活,要如何才能把它描述出来。
临近2020年年末,我发给剑飞老师一条信息,现在看,还能感受到当时的写不出来的心情。
在留言中,我针对这一项目的完成情况,按照100分满分的情况看,我给自己打了个10分,虽然自我评估不高,但我写到,依然有很大收获,这件事情值得每年做一次。
这一年,我也写了好几篇相关的文章,在文章中把自己在过程中的感受记录了下来。
未来的日子里, 有很多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提早想到,能知道当前要如何做,怎样做。
把能确定下来的事情,写下来,早规划,可以从中选择更优的方案。
2
2021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人生规划项目。
为期一年的项目,我硬是拖到了10月份才完成。要不是剑飞老师让大家自己制定完成的截止日期,很可能我还会在年底完成。
这一年的感受是,比第一年写起来稍微好一点,但仍然感到很不容易。
卡住的地方还是中间的几十年。
不过最后还是按基本要求写完了,勇敢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也循着最初的想法,往后延展一二十年。
但有些遗憾,一件事情能想象得到的状态,几乎没有超过20年。
这意味着,后面会更换了前面在做的事情。
我看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一辈子专注在少数的几件事、或一件事,才有做得更好的可能性。
如果不写,看不到自己对未来是否有思考,是否能看到更远。
连续两年完成项目,写出了两个版本的未来,能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变得清晰,不能确定的事情,有了想象的空间。
两个版本虽有不同,但更向着自己想去往的方向靠拢了。
3
2022年3月开始了第三次人生规划项目,这一年剑飞老师把项目进行了迭代升级。
升级后的版本更精彩,一是90岁的年龄调整到100岁,又可以多想象十年的岁月。
二是剑飞老师的时限要求从一年完成改为一个星期完成。
刚听到这个要求时,我也很惊讶,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么短的时间是无法达成的。
可在项目进行中,发现剑飞老师采取了引导的方法,这样的方式,让很难看得见的未来,变得简单些了。
最终在一周内,完成了第三次的人生规划。
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完成了,这是课程迭代后的帮助,剑飞老师给到了学员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这些都很难得。
对于我来说,也是因为前两年的积累,所以今年完成起来,并未感到太吃力。
回顾这三年的人生规划经历,发现人生规划是一项能力,这项能力需要多次练习。
也许一开始做的并不是十分到位,想象力也十分有限。但是每一次的想象都是在往前迈进一个台阶。
4
不知不觉就做了三年的人生规划,从一脸茫然的状态,到开始思考和不断调整未来的方向。
距离第三次完成这个项目,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也在不断优化最近的版本。已经从原来的想不到,变成琢磨细节了。
这很像是拿着一个镜头,镜头由远及近,慢慢地拉近距离。
远是考虑到未来的每一年已经做了什么,近是思考每一年具体的事情,以及哪些转折点会引发未来走向的变化。
这和爱因斯坦的思维实验很像,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思考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只有想象过的场景,行动才会根据指引,做出相应的反应。
没有想象过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会发生。
头脑中的想象是第一次创造,行动转化是第二次创造。规划人生,就是帮助我们在头脑中进行创造。
想象力可以通过练习提升,那么规划未来的能力也就随着提升了。
这离不开刻意练习。
练得多了,想象的路径也会更广,看到未来的各种可能也会更多。
即使我们写了多个版本,也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但要知道,写过、练过之后,对未来的思考力就会有变化。不同的未来,所需要具备的很多基础能力都是相通的。
5
规划好未来,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真正的掌舵人。
人生驶向何方,由自己掌控。
剑飞老师在2015年前后,就开始思考人生规划项目如何落地,前后研究和思考了好几年的时间。
我参与了三年的版本,也切实感受到迭代的速度有多快,剑飞老师在用心做产品,真心想为学员们提供有价值的产品。
没有经过设计的未来,很难把握好方向。
创造属于你的价值人生,打开看向未来的想象力,未来就会在不断规划中,慢慢显现出来。
本文出自 个人生活数据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ikaoa.com/2025/04/16/11444